APP下载

浅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临床治疗

2020-10-21张荣国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老年患者

张荣国

【摘 要】目的:对老年呼吸系统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呼吸系统感染的青壮年患者15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加入了药敏试验,然后对症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呼吸系统感染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引起思想重视,采取积极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呼吸系统感染;老年患者;感染因素;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人数也逐年递增,因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数随之增加,对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笔者对诱发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老年患者和青壮年患者感染后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參考。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2.65±7.41)岁;体重57~76kg,平均体重(62.57±5.82)kg;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72例。以我科同期收治的青壮年患者154例为对照组,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9.66±7.35)岁;体重46~80kg,平均体重(63.97±5.43)kg;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4例。两组患者均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嘱患者清晨以清水漱口,咳去第一口痰,用力咳出深部痰。采集痰标本后置于无菌器皿中进行痰培养,检出病原微生物后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治疗后以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究其原因,与心理、生理、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呼吸内科疾病复杂,多以胸闷胸痛、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抗感染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侵入性操作痛苦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导致了老年患者心理负担相对较重,易产生悲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使老年患者对康复的信心不足,对治疗工作易产生消极、抵触等情绪,配合度较差。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性衰退,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均较青壮年下降,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大部分老年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增加了老年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为病原微生物的种植提供了机会。老年患者病情迁延、易复发,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与青壮年患者不同,大部分老年患者均有广谱抗生素应用史,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使耐药菌株形成,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侵入性操作增加了与致病微生物的接触,使感染的风险大大上升。

呼吸内科是感染性科室,患者多为肺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微生物相对较多,且种类复杂,同一病房内的患者可通过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反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老年病房的陪护人员较多,探视次数频繁,使病房内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病房管理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开窗通风、器械污染、手污染等均可间接或直接诱发呼吸道感染。

针对上述的感染因素,在今后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感染的预防,维持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经常自然通风,定期采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台面等采用消毒剂擦洗。将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隔离,对感染性患者的分泌物妥善处理。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全身支持。接触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抗感染治疗时注意每日观察患者痰液性状和量,结合临床检查结果正确判断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等情况。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前应正确采集痰标本进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形成。

本研究中呼吸内科老年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明显比同期收治的青壮年患者长,提示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下,老年患者的治疗敏感度较低,治疗效果较差。在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发生5例死亡,而青壮年患者未发生一例死亡,提示老年患者发生感染后的预后情况较差,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基础性疾病较多等因素有关,其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是一类相对特殊的病患群体,因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感染的机率较高,在治疗上也相对棘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桂钟, 方壮衡, 吴黎霞.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J].河北医学, 2011, 08:1017-1019.

[2] 洪余香, 蒋小红.高龄呼吸感染的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132.

[3] 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19:2152-2153.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老年患者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