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0-10-21贺金华徐萍芳
贺金华 徐萍芳
【摘 要】全科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全科医学水平和全科医生的数量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科医学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我国全科医学起步晚,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旨在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发展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现状予以对比和借鉴。
【关键词】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289-02
1 全科医学的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1]。
2 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①医学背景
美国的健康看门人是初级保健医师,被称为家庭医生。美国早期医疗服务属于通科性质,每个医生都要能诊治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2]。美国专业化医疗服务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医疗服务逐渐边缘化,但通过家庭医生的努力和坚持,基础医疗服务和家庭医学逐渐受到更多重视,发展前景也更加明确[3]。
②医疗模式
在美国近十年的医学发展中,家庭医生单独开设诊所数量逐渐减少,大多家庭医生与药剂师、护工、社工等组成医疗团队,为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③发展趋势
为了鼓励医学生从事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增加全科医生数量,美国政府推出了“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计划”。获得奖学金的医学生必须在毕业后的2-4年内到医学专业人员短缺的地区从事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初级卫生机构通过雇佣更多的医疗助理和护士来弥补全科医生的短缺[8]。
(二)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1、医学背景
我国正式提出全科医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首都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成立了卫生部直属的第一个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全国的培训网络。
2、医疗模式
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疗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按照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然后在附近各个点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另外一种是以综合医院为后盾的全科医学模式,即在综合医院内设立全科医学科。
3、发展趋势
①全科医学的引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
全科医学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大陆,在1986—1988年,世界家庭医师学会的主要领导和一些来自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全科医生陆续来我国大陆访问,介绍了全科医学。
②全科医学的发展初期(1997年—2008年):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
③全科医学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现在):
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发展全科医学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的老年人口保健医护照顾问题。
4、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全科医生从业人员及比例不足。
发达国家中全科医生占医生总体的比例:在英国、法国及加拿大,约为50%,在美国也达到了34%,而我国截止至2016年年末,以注册登记的全科医生比例占医生总数仅为6%,比起理想的30%-60%的比例相去甚远[]。
②全科医生学历普遍偏低。
在基层从业人员中,以专科学历为最多,2016年末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845.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0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占32.2%,大专占39.3%,中专占26.5%,高中及以下占2%。
③全科医生专业能力有限。
在我国,由于在基层(社区或农村基层卫生员、村卫生室)工作,从业人员大多以专科为主,由于学制短,专业知识的获得从时间点上已经远远不够,专业能力一般。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缺乏一定量的临床实践,所学知识很难满足解决临床中所遇到的问题。
3 国外全科医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全科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发展的核心,现在大多医学高校已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其中一部分医学院校还专门开设了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班及全科医学系,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硕士授予點,也有很多院校与国外开展了联合培养全科医学硕士的项目。
2、贯彻执行全科医学5+3模式。
国外全科医学起步较早,且有严格的培养、准入、管理制度,形成了包括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内的完整医学教育体系。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开展了全科医学5+3教学模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完善,需要彻底贯彻制定并不断改进。
3、加大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基层医院由于医疗设备匮乏、医生人数不足及临床实践能力欠缺等因素,导致患者不愿前来就诊。只有逐步改善基层医院就诊条件,提高社区医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才能让民众养成来社区医院看病的习惯。
4、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定位,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治疗模式,并提倡以医联体组建、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平台等试点抓手,全方位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5]。
参考文献
梁万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52-256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History of the college[EB/OL].[2015-05-22].
丁建丁,英国健康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经验[J],群言,2009,(6):14-16
杨顺心,黄菊,代涛。英国全科医生制度发展经验与启示[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3):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