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叙事显其义 深入剖析彰其神
2020-10-21孙粉林
孙粉林
【摘要】 《五人墓碑记》盛赞五位义士在面对阉党暴力时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为了歌颂他们高尚的人格,突出他们死难的意义,作者采用了叙议给合的写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使行文富于变化,又让主题更加突出。
【关键词】 叙议技巧 “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141-01
墓表碑记通常记述死者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等情况,《五人墓碑记》却没有采取这种写法,而是从历史的角度,盛赞五位义士在面对阉党暴力时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高度评价了他们勇于挺身而出,慷慨赴义的壮举,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为了歌颂他们高尚的人格,突出他们死难的意义,作者在行文时采用了叙议给合的写法,集中叙事显其义,深入剖析彰其神,叙述与议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使行文富于变化,又让主题更加突出。
首先,叙议结合定基调。文章开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没有像一般墓碑记那样介绍人物姓氏籍贯,而是突出他们“激于义”,为义而起,为义而死,这正是作者在本文中要赞扬和倡导的精神。接着,作者叙述为五人筑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有声望的贤士大夫出面,向当局请示,清理魏阉废弃的生祠,在其基址上,安葬五位义士,并立石碑来表彰他们的义举。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了强烈的赞叹:“呜呼,亦盛矣哉!”因为在封建社会,给予平民这么高的待遇是非同寻常的,就从为五位义士筑墓立碑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民众对他们的敬仰,从而突出他们死的意义重大。
其次,集中叙事显其义。文章不写五人生平事迹,而是集中笔墨于他们的死和葬,叙述了苏州市民抗击阉党暴行、五人从容就义的经过和筑墓安葬的情形,意在赞扬他们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和死的意义重大。先写周顺昌被东厂缇骑逮捕时的情况,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为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为他送行,哭声震动天地。这里还有大批民众,也对阉党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在当时的情势下,他们敢于为周顺昌送行,并为之哭泣流泪,他们用哭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这时缇骑语气蛮横的“谁为哀者”直接激起了民众的公愤,进而引发了民众的暴动。事后,阉党迅速下达了镇压命令,诛杀了五位义士。这里,作者在写五位义士就义的场景时,突出刻画了他们慷慨就义时的从容。“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短短的三十二个字,写出了五个人在就义时临难从容、镇定自若的神情,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突出他们就义时的细节,意在彰显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再次,深入剖析彰其神。为了彰显五人精神之伟大以及他们死难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文章在议论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先以五人之死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作比较,他们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富家子弟,而是市井小民,草野之人,地位卑微,行事普通,可是死后却十分显耀,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者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五人“激于义而死”的名声赫赫,萬民敬仰,突出他们的献身意义。然后以五人的从容赴死同缙绅的失节附逆作比较,天下的缙绅有谁能够矢志不移,与强权抗争,而五人却能不畏强权,不避生死,谈笑以死,从容就义,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身上的铮铮铁骨;他们生于编伍之间,属于平民百姓,“素不闻诗书之训”,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这与那些饱读诗书的缙绅相比,截然不同,正因其难能,更加表现他们作为底层民众为正义而死的可贵。再用五人之死同“高爵显位”获罪后的丑行作对比,那些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有的脱身以逃,有的遁入空门,有的装疯卖傻,纷纷苟且偷生,活得耻辱;而五人面对死亡时却意气扬扬,谈笑自若,色不少变,从容就死,死得壮烈,死得荣耀!也正是这五位义士的英勇行为,使得阉党不敢再随意镇压,不得不有所收敛,直至拨乱反正到来,这进一步显示五人之死的价值。最后作者假设五人碌碌而生与他们的死义行为作比较,假若五人为了保全性命,不敢斗争,或者后来屈膝求生,那样虽然可以不死,得尽天年,那便“人皆得以隶使之”,受人奴役,为人驱使,怎能如此番死得其所,死后扬名,为人景仰,充分赞扬了他们死的分量之重、意义之大。正是如此深入地对比剖析,让读者深刻地感悟到五人之死的意义,重于泰山,五人的精神品格,灿若星辰,油然而生崇敬之心。
总之,本文叙议交错,各有侧重,但又衔接紧密。叙述突出重点,集中记述了五位义士壮烈牺牲的事迹;议论阐述意义,深入剖析了他们为伸张正义而死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文章叙述重点明确,议论中心突出,叙议一致,浑然一体,使得“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