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智慧与技巧的点滴体会
2020-10-21陈康强
陈康强
【摘要】 班级管理要因势利导,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共创优良班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平凡中,既要付出辛劳,也要付出智慧。
【关键词】 凝聚力 学习氛围 转化 辛劳 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95-010
班级管理在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班主任在平凡的工作中,既要付出辛劳,也要付出智慧与技巧。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班主任一些具体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因势利导,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
几年前,学校开展“文明教室”的评比活动中,我和同学们擦地板,修理课椅,粉刷教室,油漆門窗,编排版报,一切布置完毕,放眼望去,教室干净、整齐、美观、大方。大家擦着脸上淌着的汗水,露出满意的笑容。但“文明教室”评比结果揭晓,我们班只得个三等奖。
孩子们的心理不平衡,我是很理解的,虽然我不大认同把教室向别的班布置成“卡拉OK”厅样子,但是孩子们这时候需要的不但是安慰,更是激励。因此,我因势利导,对大家说:“大家这种为班争光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你们的表现也是最棒的。但我们只是为了得奖而干的思想是狭隘的,也曲解了学校搞这次活动的目的。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和他们比一比,到学期末时,再看看谁把工作做得最好。”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干,第一学期结束,我们班的公共财物保管完完整整,班级的每天清洁卫生和纪律评比都拿到“全优”。期末总评时我们班名列全校“文明班”评比的榜首,受到了学校领导的特别表扬,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啊!从此,他们更勤学守纪,主动作为,也更热爱这个班集体了。
二、共创优良班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班风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这要求班主任付出的是不折不扣的劳动。首先,一接到班,我就从自身做起,勤抓勤管,任何时候都比学生先到教室,检查考勤、卫生情况,并亲自和值日生一起搞好早晨清洁。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纪律、卫生意识加强了,再没有迟到和偷懒的现象。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地配合科任管好班级纪律,争取科任的支持。有一次,晚上自修轮到英语老师跟班,由于我们级组进行篮球赛,我知道英语老师一时无法及时赶回上课,就提前吃完晚饭后就匆匆回跟班,当英语老师回到教室时,我已把纪律管得好好的,自此以后,英语老师再也没有迟到了。要管理班级,除了抓勤管之外,还要有一套严明的管理制度和得力的班干部组织。我民主选举和认真考察,物色“组阁”了工作能力强、“民望”威信高的班干部队伍。接着,通过组织搜集民意,进行“立法”,制定规章制度,再在全班大会上通过。如对于违反“保洁纪律”,随地丢纸屑的同学,罚义务劳动一次,超三次的,写保证书。作业让家长签名,常缺交作业的,进行家访,找明原因。每天违纪的,把违纪名字及原因记录在本子上,并进行警告劝勉,每周违纪次数最多排列在前七名的学生,每人进行义务清洁一天,并且辅助值日班干部值日一天,让他们也体味值日班干一天工作艰辛。假如他们的违纪次数不超过七次(即每天一次),就只在黑板上警告批评。有罚也有奖,对做好事给予表扬,把每天做好事的同学的名字及情况,由值日班干部记录在黑板右边。每周做好事超过七件且排行全班前十名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也严明了班风班纪。
三、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后进生是班集体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忽视时,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师要拿出最大的耐心和诚意,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学生,诚诚恳恳地教育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良师益友,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要转化后进生,作为班主任,要避免和他们硬碰硬,经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我班的彭慧同学,在五年级时,无心向学,经常缺课,甚至彻夜不归家,但她有个特长,就是喜欢体育,并且很有体育潜质。一开学,我与体育老师联系,让她做体育委员,并且经常在班上表扬她,从事她找到了自尊和价值。同时,鼓励她参加体育培训,并网开一面让她利用早操、早读的时间集训。终于,她在校运会夺取两项桂冠。我在班上表扬了她,并且说:“彭慧同学体育精神可嘉,希望同学们向她学习,也希望她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我们相信她会再创佳绩的。”表扬的威力是巨大的,自此以后,她在学习上变得勤奋努力了,终于在毕业会考前夕,通过体育和文化课的考试,直升吴川一中。多年来,我作为一个班主任,一贯坚持这样的工作理念;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因为我知道,今天,我如果放弃森林中的一棵树,总有一天,我失去的将是整个森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班主任的工作平凡中见伟大,既要付出辛劳,也要付出智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更新育人的观念,培养出新型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们广大班主任一直要研究的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范春芳.《成才之路》,2016(7):100-100.
[2]黄云浩.《都市家教月刊》,2010(4):90-90.
[3]陈小燕.向宏.《新课程(小学)》,2014(3):129-129.
[4]程晓旭.《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7):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