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更有效开展
2020-10-21王丽丽
王丽丽
【摘要】 如今,社会各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着眼于其专业能力,也注重其个人道德品质与能力,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理念也产生相应的变化,不仅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品质也更为关注。为此,本文讨论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关注学生主体需求两项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033-010
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节的情况下,其社会价值愈发突出。然而,企业对中职学校人才需求热情的高涨以及家庭或是学生对接受中职教育的热情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这一反差的产生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往往难以接收高素质的生源,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选择学困生或是“问题”学生的困境。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应肩负德育工作的重任,使得学生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以满足社会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
一、班主任现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未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不管是在德育教育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表现出道德理想高于道德现实的问题。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往往通过理论说教的方式开展教育,且教育的内容较为空泛,与现实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导致内容缺乏可信度,学生也难以相信。另外,教师缺少关于现实环境中道德冲突的关注,所以难以引导学生于现实环境之中进行合理的道德选择。可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合理,其本身内化道德意识以及外化道德行为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德育教育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是利用德育课这一载体开展,尽管内容几经修改,在同学生生活结合方面显著改善。然而,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依旧沿袭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框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往往是借助班会或是德育课程直接开展教活动。而在内容方面也往往抛开学生现实情况所开展的理想道德灌输。如此一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一方,其学习积极性自然难以得到提高。而所教授的内容也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也难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提高措施
(一)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日常学习以及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开不同类型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与现实企业工作相近的环境,使得学生尽早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也缩减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并将德育工作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德育培育工作效率。具体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开展:
第一,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教师应参考企业岗位管理制度内容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针对迟到、早退、旷课以及抽烟等现象予以合理处罚,但处罚不包括体罚等,如要求学生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扫班级卫生。通过严格的惩罚制度使得学生逐渐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第二,教师在开学初始,可以要求希望任职班级干部的学生递交自荐信,通过自荐信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將递交自荐信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一般是两名学生或是三名学生,要求其负责多天班级的管理工作。通过该方式,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管理能力有更为明确且详细的了解,重点是可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协作意识,这也是未来从事有关专业所必要的条件。
(二)关注学生主体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往往需要深入学生之中,积极了解不同学生当前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与调节德育内容与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之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内容:
第一,班主任改变教育观念。学生成为教育主体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改变观念,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交流中,应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同其相处,从而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扰与问题,并积极帮助其进行解决,与学生打成一片。随着师生之间关系的拉近,教师对不同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与道德水平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班主任教学质量。
第二,激励学生自信心。班主任可在班会中要求学生对本阶段学习、生活进行总结,教师则在班会之中实事求是的点明学生优点,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而针对面临问题或是挫折的学生,则需要帮助其分析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帮助分析其当前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充满斗志,以便学生养成不轻易放弃的性格。
结束语
德育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学生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愈发注重的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地位有了更为明显的提高。作为班主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知识引领之下,采用全新理念引导学校德育创新,通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关注学生主体需求等具体的方式,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整体效率,以便中职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1]陆夏波.论全员德育中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
[2]李姗姗.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一切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J].人间,2015(8):147-147.
[3]杨程辉.浅谈新常态下职教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和实施——宁德市中职班主任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总结[J].青年时代,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