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2020-10-21谢小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

谢小连

摘  要:“问题学生”的出现和其人格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比较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所以“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用科学的态度、广博的爱心、炽热的情怀、融洽的环境,对问题学生进行感化,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一、“问题学生”的表现

在小学里,“问题学生”常常令老师头痛畏惧,有的甚至连父母都不愿意管、没有办法管,其常见的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类:

第一,学习基础不扎实,缺乏学习兴趣。具体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小声说话,课外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主动,成绩不理想。

第二,行为习惯较差,自律意识不强。具体表现為:上课常常迟到,违反学校、班级的纪律,做事拖拉,迷恋网络。

第三,意志品质欠佳,自卑感较严重。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独立性不强,但又不懂得与人合作,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家庭原因: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迁就不适当要求,养成不良习惯,物质索取无限制,放纵自流;发现孩子出了问题后就用粗暴的方法教育,不是打就是骂,孩子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理解和关怀:不能从思想上出发教育孩子。尽管一些家长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不知道如何教育,教育方法不得当,造成孩子性格偏激,行为出轨。另外,还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孩子长期无人管教,缺少关怀和正确引导;有些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只管吃饱喝好,甚至过于溺爱孩子。孩子缺乏常识教育,任其自然发展。

社会环境原因:有些孩子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感染了一些坏行为;有些孩子长期沉溺于游戏厅、网吧,沉迷于虚拟世界或暴力游戏中。

身体发展的原因:不同的学生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生理发展与同龄人相同,心理还滞后,不能融入同龄人当中;有些学生耐挫力差,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自暴自弃,意志力薄弱。

三、“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这样的,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他们的教育,难度显得非常大。作为教师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不仅仅是责任,更是考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对待“问题学生”,多数教师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睛,无形中就把“问题学生”打入死牢,拒之门外。不是“问题学生”也成为了“问题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不存界限,平等对待“问题学生”;改变态度,改变言语,心平气和对待“问题学生”。同时要做好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之间的相互协调,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尤其要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2、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善待问题学生

爱戴每位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尤其是厚爱“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学生”差的真正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心理很敏感,教师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学生的敏感区域。所以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必须讲方式方法,避免触及学生最最敏感的神经。只有以心换心,才能博得“问题学生”的信任,才能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3、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俗话说得好:一把手伸出来五个指头都有长短,何况人呢。“问题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只是不为我们所发现而已。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寻找、观察、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那怕是那“一闪而过”的,都要及时的把它捕捉下来,及时的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4、建立起家校联教的长效机制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

有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单凭教师,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教育效果。”所以,家校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建立起家校联系,和家长的沟通,我认为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把握三个原则“真诚、及时、灵活”。只有全方位的去了解“问题学生”,才能使昔日的"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

总之,问题学生及其错误行为是学校教育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我们对此既不可感到惊奇,又不可置若罔闻。要针对问题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觉悟和各种形成诱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促进问题学生由量到质的飞跃,学会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  杨韶刚.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心理学思考[J].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6,(5).

[2]  李满珍.让学生难堪绝不是老师的胜利[J].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5,(5).

[3]  朱永新.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4]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
浅谈幼儿教育的新观念
西藏学前双语教育方法研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