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把国学融入中专语文教学

2020-10-21贾廷树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贾廷树

摘要:中国文化已经传承了五千年,并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哲学和道理,这些道理和价值被浓缩在中国文化中,中国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各代圣贤的智慧。在当前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中让国学和中专语文的有效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国文化  语文教学  融合

中国有强大的文化底蕴,让国学浸入中专语文教学中,这对学生非常有益,能够使他们学会了做人的原则,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性格也将在国学学习中受到影响,逐渐变得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本文将针对中专语文教学与国学结合有效性讨论以下具体内容:

一、国学经典和中专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效地结合

中专语文的教科书内容包括唐诗、元曲、清代小说和一些经典散文,老师应该从中专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某个点开始,然后扩展到国学经典的面,遵循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扩展教学内容。学习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到深入。例如,老师讲《论语》时,可以在本课程中充分介绍孔子的生活事迹或《四书》和《五经》中的某些内容,以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优秀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创建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最后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周围的环境,老师的性格都会产生影响,在选择国学经典时,老师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该包含积极向上和积极思考,包括出色的写作技巧,融入了真切的感情,塑造了完美的意境,如此教學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大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的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和中专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中国的教育发展至今,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学方法,在进行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研究先贤的教学方法,保留其优秀的教学方法,吸收其中的精华,然后综合现有的中专语文教学模式,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适合老师的优质教学方法。国学中,很多诗词文章都非常注重意境的刻画,这些意境美感十足,穿透力非常强,老师在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想象意境,临摹意境的能力,通过一些画面背景或者图文视频来还原国学中的意境,令学生置身其中,与古人产生交流,理解意境,学会刻画意境。平心而论地分析,中专语文教材内容浓缩的都是国学中的精华,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以及古代圣贤的英雄故事,还有各个朝代的著作论述,里面优美的诗词,令人警醒的格言等蕴含着微言大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神,老师要汲取这些精华,将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三、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

学习环境的好坏与人的品行和学习成绩息息相关,就拿大家都知道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恰恰是因为孟母十分重视孟子的学习环境,才培养出来孟子这样的伟人。所以,学校应该经常开展诗词朗诗比赛,在空闲时段,利用广播播放一些优质的诗词,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电影,在学校营造出推崇国学,热爱诗词的气氛,塑造出书香校园。此外,也能够从家长的角度切入,让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让家长了解国学,喜欢国学,从而在家熏陶孩子,让孩子耳濡目染,进而爱上语文,爱上国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挑选出具备代表性的优质故事或者诗词,配合中专语文教学内容,让两者联系起来,然后鼓励学生多听多写,多读多记。以前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具备十足的美感,读时,能让人身心愉悦,通畅无比,因此在读这种美好的诗词时,更应该把握节奏,投入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触。国学和中专语文的有效结合是文化精髓的高效结合,是符合中专学生发展需求的,是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的,国学和中专语文彼此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养成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日后更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专语文教师应该将国学教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更多地汲取国学的精华,有更多的机会去理解国学,感悟国学,继承国学。

四、经典故事,让语文教学更轻松

语文课堂,更应注重与课文相联系的国学经典故事的适时引入和补充,为学生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引导学生说出了解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学生能说出许多故事,如《囊萤映雪》《闻鸡起舞》《临池学书》《凿壁借光》等,我挑选一个经典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布置学生回家搜集阅读其他几个故事,这样学生的收获就大了,既加深了读课文三姐妹刻苦精神的理解,又拓展阅读了不少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它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显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处世之本!语文教学需要弘扬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让经典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每个炎黄子孙都烙上“中国印”,让语文教学更彰显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初论[J]. 张应强,张乐农.  高等教育研究. 2019(02)

[2] 教育衔接:大、中学校生命教育的隔阂与对话[J]. 郭平.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02)

[3] 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课程组织[J]. 王立刚.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8)

[4] 台湾传统文化教育观察及思考[J]. 李群.  中学语文教学. 2016(10)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J]. 余守萍.  教学与管理. 2016(03)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