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020-10-21陈少丹
陈少丹
摘 要:阅读是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而随着近些年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如何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让核心素养理念落地生根,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紧抓阅读教学的特色,进行教育活动的优化调整,从而在让学生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養
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积累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的活动,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摸索出对文本进行信息获取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内容的熏陶中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因此,在当前小学阶段开展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当基于阅读当中的丰富内容进行教育活动的创建,使得学生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中,逐步实现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一、组织表演活动,发展语言能力
与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单向解说相比,如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实践的形式重现阅读当中的情节,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致能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也会主动地耗费自身的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阅读内容的讲解中,教师也应当改善以往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活动,将原本抽象的文本内容进行直观化的展示,以便学生在形象的学习方式中增强对阅读内容的学习质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和同伴进行商讨,也会按照文章中的内容开展对话交流,从而给予学生充足的语言练习机会,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少年闰土》中,为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本篇文章进行通读,让学生了解本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容。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参照本篇文章的内容进行角色的安排,组织学生商讨如何更好地呈现文章中的主要故事内容。之后,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并基于自身的角色扮演形式,逐步重现出《少年闰土》中的内容,加深自身对文章的理解。
显而易见,在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生成探究问题,实现思维训练
小学生的专注度较低,如果教师让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走神,阅读没有方向的现象。对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时,可以围绕文章当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学生的未知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文章中信息的检索,以便学生在解出答案时,完成对本篇文章内容的分析。而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时,学生的思维也被有效地激活,从而落实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中,为了让学生对本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提出“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分析。随后,在学生向教师回答了自己的所想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应当如何保护生存的家园呢?”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逐步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看出,在对学生教授阅读内容时,教师基于阅读中的细节向学生提出探究性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分析问题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促进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挖掘文本情感,落实文化教育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效果,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文字是情感的寄托,因此,在对学生教授阅读内容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养成对文字中情感进行剖析的习惯,使得学生在分析情感中,逐步增强对其中人文情怀的体会。
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情感的分析,落实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向学生教授本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影片,让学生透过影片的直观场景,认识到本篇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基于视听感受体会其中的情感。随后,教师让学生对“五壮士”的壮烈行为进行分析,以便学生在剖析字里行间的情感中,体会其中无畏、不屈等精神,感受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英勇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基于文字当中的丰沛情感,体会到其中的深厚爱国精神,从而促进自身爱国意识的成长,逐步落实语文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问题引导,以及文本情感分析等策略,都能够实现对传统语文阅读课程教育结构的调整,让学生逐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但是,语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任何教育改革标准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教师秉承一颗耐心的。所以,在之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继续分析阅读课程的教育手段,在逐步建立完整的阅读教育体系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
参考文献
[1] 毛海燕.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21-23.
[2] 颜景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