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的能动性

2020-10-21谢珠翠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积极性

谢珠翠

摘 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起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认知。因此,作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以灵活直观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当代社会的规范法则,在学习当代社会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某种制度或者观念的纵向发展有明确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详实的内容,是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对这门课的兴趣并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积极性;能动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断的挖掘,对教学手段不断地进行探索,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学习的能动性已经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离不开教具的使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系的人物图像展示给学生,把学生带入历史的世界之中,通过教具的使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会更加的深入,此外,教具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教具使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课本内容理解教师展示的真实情境。

2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

要想真正地激发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关注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那么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会更加的感兴趣,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也会更加乐于倾听。为了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正确的评价学生,对待学生要做到支持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尊心,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尊重的状态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同样多的关注,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在与学生不断的沟通的过程中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目的。

3 巧妙设疑,诱发学习需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停留在最初阶段,这需要教师巧妙的设置疑问,在引导和启发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案例的分析和教材的阅读,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给出具有独立思考意义和创意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问学生为什么,少问学生是什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课堂上大胆的设想,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并加以细致的解答,解决学生心中疑问的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过程。调动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学生能够大胆的设想,根据个人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积累给出不同的答案,化被动为主动,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4 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装点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主观情绪的影响,因此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在课堂开始之前,要认真地钻研学生、钻研教材,做好备课工作,领会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课堂上以合理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对待工作教师要始终保持热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好是坏,都要始终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教师的感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现出个人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教师本身变缺乏教学激情,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更容易表现为枯燥乏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到个人的行为方式,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将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培养起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兴趣,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使学生真正地爱上这门课。

5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固有弊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道德感和审美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当今社会的基本情况,推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初中历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J].空中英语教室,2012(19).

[2] 梁春平.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学周刊a版,2013(19).

[3] 龐允彪.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认识与实践[J].中学生导报,2013(19).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积极性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