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心理学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2020-10-21李丽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技工院校教学创新

李丽

摘 要:在技工院校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心理学理论展开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基于其创新运用,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本文中,将基于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来分析其在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心理学;技工院校;语文学科;教学创新

对于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而言,通过心理学教学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相关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完成对自身精神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为此就要基于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应用展开研究,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多方面的发展。

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想要实现心理学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创新运用,首先应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教学的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基础性教学能够在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吸收前,帮助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进行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丰富,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的广泛收集以及必要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能力、情感等的培养奠定好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丰富与扎实上,使基础知识能够实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从而令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认识到自身知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创新[1]。例如,技工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教学思路的创新与心理学知识的运用,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开拓。并结合在基础内容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学措施的应用,对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进行拓宽,实现对学生整体学习的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从心理学习角度来看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往往会进入到一个思维酝酿的阶段当中,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大脑思维往往会在问题被暂时搁置后,逐渐的自然酝酿出更有价值的想法。而在这种背景下,虽然看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停止了对问题的思考,但在潜意识中仍然在进行酝酿。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思维已经在进入技工院校教育之前形成了特定的思维的定式,且对语文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有一定的误差。这就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与质疑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进行展开,让学生能够勇于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以及不同见解进行提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处理。例如,某技工院校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从心理上积极引导学生对现有的知识与结论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见解进行大胆的提出,以此来通过对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语文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

3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讲述或是接受到某些新知识后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观念。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灵感的出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出现也是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关键。为此,教师就要在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构建,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新颖且独到的见解,帮助学生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在教学中及时的把握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灵感激发的机会,通过对学生的因势利导与及时点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与钻研,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下,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使学生可以基于对自身想象的发挥、体验以及感受,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獨到见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与辅助下进行完善,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充分激发,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4 教学环境的合理塑造

对于学生来说,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一项重要因素,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者,通过对一个平等学习环境的塑造,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心理诉求得到满足[2]。为此,就要确保在进行教学环境合理塑造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基于自身的想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束缚,而是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肯定的同时,结合引导措施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积极主动探究。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学生提出相应的创新性观点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在班级内进行探测,以让学生在相互之间进行良好交流的同时,相互启发、相互辩证、相互分析,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中,基于探究性氛围所创造的心理暗示效果,让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并结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基于心理学理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结合心理学理论展开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综合提升。为此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学环境的合理塑造等策略,保障课堂教学措施的有效性,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敏.心理学视角下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J].文学教育(下),2019(07):98-99.

[2] 万灿娟.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路径探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9(03):34-38.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技工院校教学创新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