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优势互补之我见

2020-10-21王敏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优势互补家庭教育幼儿园

王敏

摘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相应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毫无疑问,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必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好似一个人的双腿,对幼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只有齐头并进,相互协作,才能做好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优势互补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虽然只是教育体系中小小的一个部分,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贯穿并影响着于人的一生。索长清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边界》一文中认为家庭教育通常包括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两个层次。前者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以第一层次教育为主,即由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所以,家庭教育是灵活、针对性的以及连续性的。

(二)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最开始是从普鲁士引进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其接受的对象一般为三到六周岁的小孩子。作为基础教育最基础的一环,幼儿园教育就像衣服的第一颗纽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为依据,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 由幼儿园这个教育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的。其目的是为了促成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最终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幼儿园教育是开放的、系统性的且有计划的。

(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幼儿园教育打基础,还是对幼儿园教育的一种补充。父母与幼儿生活的时间最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集体,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生活。家庭教育在自由和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博物馆、动物园学习幼儿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最显著的是亲情教育是非家庭教育而幼儿园教育所不能的。譬如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习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等基本礼仪知识。因为老师单纯的讲解作用不大,必须要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慢慢领悟。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家长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无法站在教育理论的角度实施教育方法。而幼儿园教育有专业的老师和指导人员,且这些老师会定期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因而可以对幼儿的父母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路径

(一)幼儿园应该多开展亲子活动

幼儿园之所以经常举办亲子活动,原因在于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增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相互理解,还可以让父母更加熟悉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更好的接受和支持学校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保证孩子知识和经验的系统性、连贯性。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了家校合作的成功与否。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家庭和幼儿园应尽量随时相互沟通,做到相互理解和支持,全面而又准确地认识幼儿的相关情况,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教育活动。

此外,家长最好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沟通,而不是一味消极被动地等待学校的通知和接受学校的安排。家长应该就不合理的做法勇敢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以老师为权威,而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

(三)建立“互助式”家园教育指导模式

为家长的教育工作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是家园合作必不可少的。前面也提到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是因为缺乏相关教育理论知识。但幼儿园可以创建为指导家长的平台,比如“父母课堂”。幼儿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教授一定的教育知识与理论,还可以和家长進行互动。此外,“亲子活动”则为儿童与父母相互交流相处提供了机会。

(四)家庭教育必须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家长要向幼儿园的管理制度靠拢,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与家庭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刚进幼儿园,孩子往往会对陌生环境产生很大的抗拒心理。家长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的入园焦虑和不适应感,尽力缩短孩子的适应时间,提高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比如,讲一些关于幼儿园故事或者观看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动画片;邀请其他小朋友及其父到家里玩,让孩子熟悉群体生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多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良好的习惯。此外,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时尽量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比如在固定的时间点起床、睡觉、吃饭等。

三、结语

幼儿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也绝不可能一蹴。牵涉到家庭、幼儿园、社会等。所以,必须形成教育合力,尤其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之间的相互协作、互相补充。只有二者优势互补时,幼儿教育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试分析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

[2]索玉莎.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J].中国农村教育,2019,01

[3]温婷.浅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联[J].才智,2012(29):11-12

[4]薛飞燕.浅谈家庭教育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学苑教育,2015,08:74-75.

猜你喜欢

优势互补家庭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报道的制胜之道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