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阅读
2020-10-21郭琼
[摘要]读书养性,文章育人。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关键词]阅读;兴趣;成长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校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成为了我校的亮点。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生尝到了阅读带来的甜头,学生读、说、写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课题研究探出了一条“以读促说,以读促写”的途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下面简单谈谈自己我校的几点做法。
一、抓读
1.引导阅读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阅读所遵循的原则。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阅读。
(1)浏览性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性阅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索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2.多样阅读形式
(1)课堂师生共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每课时阅读时间不少于12分钟,可采取个人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
(2)图书室阅读
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阅读,真正达到阅读的效果,让学生有书可借,借了可读,读有所得。并且取得家长的支持,面对面或电话联系家长。通过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购买或借阅读物提供经济支持。还在班级里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资源共享。通过相互的资源共享,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爱读的儿童读物。同时规定班级图书角中的每本读物每月定期更换一次,以保证书源的充足与新鲜,吸引更多渴求知识的小眼睛。
(3)亲子共读
加强学生阅读,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而应由学校、教师、家庭共同关注。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最简单最能付诸实现的就是大量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做孩子阅读的榜样。同时还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说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长期坚持孩子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知识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丰富阅读内容
(1)读名著
中外名著是前人为我们积累的宝贵财富。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又积累了丰富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读报
小学生没有读报的习惯,为此课题组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每天早读前安排二十分钟的时间读报。这项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知天下事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读佳作
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选择,对某一类文章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能互相交流,就能提高整体的欣赏水平。我们利用课外的时间,把同学们分成几大组,轮流读自己的搜集到的佳作,然后再谈感受。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纷纷找来《读者》《青年文摘》《少年月刊》及优秀诗歌、名家散文等。大家品评佳作,再加上主动去涉猎文学名著,浏览文学刊物,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4)读名人轶事
通过教材,我们每学期都要接觸许多名家名作。搜集名家的生活轶事,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三味书屋》,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到鲁迅的童真童趣、世界观、人生观,借此可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鲁迅在文学上的追求精神与为国为民谋出路的品质深深的打动了读者的心,并引起学生的阅读激情,因此,有的学生就把鲁迅的不少作品带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热情。
二、抓说
学生要把阅读的知识变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困难,克服这种困难的有效途径就是“说”。
(1)说故事是阅读的延伸
利用班队课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从阅读材料中看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或是以分角色化装表演的方式讲故事,使活动趣味无穷。
(2)朗诵是阅读的再现
朗诵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3)演讲是阅读的表演
演讲是阅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在班级举办演讲活动,学生的阅读材料积累了。演讲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听讲的同学也觉得受益匪浅。
三、抓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多读多说才会写,会写才能更会说,想说才会多阅读。”无论是阅读还是说话,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了“写”,“写”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要想避免写作时“搜肠刮肚、无话可写”的毛病,那就是只有加大阅读量,加大知识积累,这样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写好读书笔记
有些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学生读文有感,就从读后的感慨入手写一写读后感。也可以养成边阅读边抄摘优美词句的好习惯。抄写句子,写好心得体会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2)写好作文
写好作文离不开模仿与借鉴。阅读《水浒传》,学会了人物的刻画描写;阅读《三国演义》学会人物心理描写;阅读《鲸》学会了说明文方法……学生练笔的作文就可以是《我的 》(人物或状物)。 应该说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天地,所有阅读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于生活,只有把阅读与生活有机地结合,才能写出更美的文章。
(3)办好手抄报
强化阅读,积累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办班报、个人小报,可以提高学生美术、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主要栏目有:名作欣赏、名作推荐、读书心得、习作园地、名人名言等。这些手抄报图文并茂,色彩缤纷,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同学和家长的称赞。这些手抄报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朋友”。
总之,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共同努力。在小学课堂掀起认真读书的热潮,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让好书陪伴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好书陪伴孩子快乐一生。
[参考文献]
[1]《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例谈》《教育评论》,2000年第5期
[2]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曹忠华:《让“培养习惯”成为教师的课堂自觉》,2009年12期
[4]安恩平 《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 教育科研,2006(05)
[作者简介]郭琼,女,苗族,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系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风雨桥社区人,生于1977年11月30日。1994年9月考入黔东南凯里民族师范学习,1997年7月毕业参加工作,2008年1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获得本科学历。20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锦屏城关一小任办公室主任。至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兢兢业业,勇于开拓创新,立志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获县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州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多次获得省、州、县表彰。本人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3个春秋,自从踏上这个岗位的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關爱每一位学生。我把孩子们的信任当作荣耀,把培育孩子的事当作人生的光辉阵地,以爱心和恒心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本人一贯的追求。教育工作需要持久与耐心,以后的路还很漫长,我愿为孩子们化作清清的河水,永远承载他们的欢乐!
(本文责任编辑 石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