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作用

2020-10-21王京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

王京华

【摘 要】目的:探讨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笔者医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7%,X2=4.568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价值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道护理管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26-02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通气情况。重症监护室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见科室,此种治疗方式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模式,可以促使患者发生致病菌感染,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1]。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ICU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本文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笔者医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笔者医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30岁为该组最小年龄,65岁为该组最大年龄,(45.5±2.0)岁为该组平均年龄;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31岁为该组最小年龄,65岁为该组最大年龄,(43.5±1.9)岁为该组平均年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性不大,可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模式,加强对患者常规气道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模式。(1)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之前需要做好感染预防处理,要按照重症监护室操作规范洗手、戴口罩。(2)加强对患者呼吸机管道的护理,由原来的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管路,到现在上机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管路使用期限为患者上机直到撤机。(3)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一天两到三次清洁患者口腔,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口腔,做好口腔的清洁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口腔中寄居的微生物,减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4)做好患者气道湿化护理,为上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尽可能减少管道内冷凝水的生成,定时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注意吸痰时,先吸患者气管内的痰液,再吸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痰液,使用粗细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直径要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5)指导患者采取合理卧位,可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此种卧位能有效避免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倒流的情况,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降低。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理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数据比较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7%,X2=4.568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显著增加患者死亡几率,在危急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为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2]。根据临床资料显示[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人工气道管理有较大的联系,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为其加强气道护理管理,注意使用蒸馏水或者注射用水濕化患者气道,保持湿化液温度在33-34℃,湿化瓶中的液体要在在上下警戒线之内,定期排出呼吸机螺旋管内的积水。针对痰液较浓稠的患者可气道注入10滴左右的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吸痰前后护理人员要洗手、戴手套,做到一次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吸痰前后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尽快排除,减少肺部感染几率。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气道管理护理模式,结合国内外机械通气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立足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系统而又全面的气道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要求执行各项操作,确保各项操作是在无菌原则下进行的,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鼻咽部的护理,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破坏病原菌寄居的环境,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该组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人工气道管理的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气道护理管理,积极预防外源性感染,管理好患者的呼吸环路,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做好气道的湿化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7%,X2=4.5687(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价值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陈月英.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9):1296-1298.

蒋俊杰,刘正东,王法财,常伟,沈炳香,聂松柳.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抗感染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8,27(22):82-85.

赵兴芬,王红霞,孙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71-1472.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ICU护士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现状因素探讨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选择性口咽部去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