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10-21牛天慧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牛天慧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与其相关因素以及所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10名患儿,治疗过程中均使用机械通气(MV)治疗,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10名新生儿患者,其中有52名出现VAP,47.27%的发病率,19.23%的死亡率,由于很多相关的因素VAP组与无VAP组出现VAP的发生几率会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新生儿VAP的发病因素与临床有很大的关系,在临床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VAP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74-02

引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没有肺炎的症状,同时也没有潜伏性的肺炎,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后而引发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的患儿出现院内感染及死亡率高、撤机时间延长和治疗费增高的最主要的原因。为了研究新生儿VAP的相关因素,提升治疗的水平,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本院一年半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使用MV治疗过程中,出现VAP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研究,表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这组是使用MV治疗48小时以上的患儿110名,男孩65名,女孩45名。基础疾病是:缺氧缺血性腦病有32名,羊水吸入综合征31名,肺透明膜病20名,呼吸暂停10名,颅内出血8名,先天性心脏病5名,硬肿症4名。出现VAP的52名患儿为VAP组,没有出现VAP的58名患儿为无VAP组。

(二)呼吸机使用情况

都使用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根据原发病和血气分析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确保呼吸机的最低参数来维持血气的正常。定时给患儿翻身,拍痰,普米克雾化吸入。

(三)VAP诊断标准

1.患者进行MV 48h后出现肺部炎症;

2.高热,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肺部有湿啰音,白细胞增高;

3.胸部X光片:肺部有浸润性阴影;

4.检查分泌物有病原菌;

5.使用呼吸机前后都需要进行痰培养,出现病原菌异样可诊断VAP。

2 结果

(一)VAP发生率。有52名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几率占47.27%。

(二)病死率。出现死亡率10.91%。VAP组病死率19.23%,无VAP组3.45%,相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3 讨论

(一)新生儿VAP相关因素分析

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正常运转,维持患儿的血氧以及内环境的稳定情况,在新生儿的急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机械通气的使用出现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这种肺炎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患儿原发性疾病的治疗与抢救成功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此次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整体发病率占47.27%,19.23%的病死率,一些相关的报道,基本上是相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1.一般胎龄不到37周,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在71.19%,在胎龄超过37周,实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在19.61%,两个组的相互对比,有着统计学上的意义。在现实中的早产儿的免疫功能是非常差的,也是容易出现VAP的一个重要因素。

2.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越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机率会越高,随着使用的时间不断地加长,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像多种细菌或者是真菌混合性的感染。

3.出现危重的患儿会使用抗酸药或H2受体阻断剂进行应急性溃疡的预防,这样很容易出现胃内的PH值增高,减弱胃液的杀菌作用,在消化道内会很容易出现细菌大量的寄生繁殖,由于胃肠的蠕动功能在口咽部很容易出现细菌定植,这样可以导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新生儿最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

4.在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患儿会使用胃管来维持患儿的营养和一定的药物治疗。

5.通过研究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死亡率增加情况与机械通气钱使用抗菌药物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这次的资料显示,34名的机械通气使用前两周内使用过抗菌药物,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大约在67.65%,这个结果显示是为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

6.肺部的血流非常丰富,有很多的中性白细胞,会分泌多种活性强的细胞因子,非常的利于炎症的扩散。

(二)护理对策

1制订NICU管理制度。保证病区内环境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消毒的次数,每季度进行环境学监测,对于院内的感染病原菌要进行监测,可以为用药提供相应的依据。

2.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制度。手是主要的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要勤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相关的资料显示,经常洗手有效的降低医院内感染的,下降率减低百分之五十。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时候,或者进行一些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定严格洗手,同时按照规定进行实施。

3.加强对呼吸治疗器械的管理。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这种经常的更换气路管很容易出现细菌的感染,增加了VAP3倍的发病率。根据经验5天更换一次为最佳,同时也需要护士随时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杯内冷凝水,不可以随意进行处理,按照严格的医疗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同时也需要专人的负责人员进行检查登记。

4.加强气道护理。进行气道护理的过程当中操作不当,是引起VAP一个主要的原因,注意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吸痰。吸痰不当会容易引起很多的并发症,但是吸痰可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可以保证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5.正确体位。在进行患儿的抢救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一个恒定的环境温度,同时也要摆好正确的体位,体位采取把头部抬高30°~45°的角度,可以在抢救过程中有效降低新生儿的VAP发生率。如果体位放错,很容易出现误吸的现象,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在这次研究分析VAP发生率是58.11%,而采用头部抬高体位,VAP发生率为25%,结果表明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为了防止出现误吸的现象,会放置胃管。

6.在进行营养护理过程当中,给患儿进行营养补充,增加患儿的抵抗力,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

参考文献

梁振明,朱亚非, 朱银燕.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232-234.

刘文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6, v.11(05):212-213.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