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预作用
2020-10-21侯双宝
侯双宝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及保存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造成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本院检验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血液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按不同处理方式将96例患者样本平均划分为A组、B组和C组,处理方式:经离心操作后,将A组血样置于20 ℃环境下,于24 h后实施生化指标检验;经离心操作后,将B组血样置于-20 ℃环境下,于24 h后实施生化指标检验;经离心操作后,将C组血样置于4 ℃环境下,于24 h后实施生化指标检验。按不同保存方式将96例患者样本平均划分为1组、2组和3组,保存方式:放置20 min后,对1组血样进行离心处理,对已分离的血清进行生化检测;将2组全血样本置于4 ℃环境下,24 h后进行离心处理,结束后进行相关检测;将3组血清分离出来,置于4 ℃环境中,24 h后进行离心处理,结束后进行相关检测。为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从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作为对照。结果:經不同方式处理后,A组患者的ALP为(52.23±5.36)mmol/L,AST为(28.85±2.83)mmol/L,LDH为(197.28±12.43)mmol/L,CK-MB为(17.09±3.48)mmol/L,Zn为(13.59±2.48)mmol/L,TBIL为(9.54±0.68)mmol/L,B组患者的ALP为(54.08±6.21)mmol/L,AST为(26.24±3.32)mmol/L,LDH为(195.38±11.36)mmol/L,CK-MB为(15.18±3.16)mmol/L,Zn为(12.48±1.23)mmol/L,TBIL为(10.52±0.83)mmol/L,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经不同保存方式处理后,1组患者的GLU为(4.89±0.63)mmol/L,ALT为(11.35±3.22)U/L,LDH为(194.78±27.34)U/L,与2组患者的(3.65±0.79)mmol/L、(12.24±3.05)U/L和(217.38±28.56)U/L相比,均具有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严格控制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以及检测等各个程序,有助于保证血样的质量,减少生化检验结果中的误差,进而在临床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生化检验;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92-02
前 言
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检查的应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进行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展血液检查时,应该充分重视样本采集、血液保存、生化指标检测等每一个操作步骤,以免降低已采集到的血样质量,进而影响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耽误患者治疗[1]。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检验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检验患者共计96例参与课题研究,并对其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下的生化检验结果予以统计和分析。与此同时,另从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挑选32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参照。注意,所有参与本组课题研究的血液样本均是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
1.2方法
在空腹状态下,分别取收件人员的静脉血5 mL,并给予血液样本不同的处理和保存方式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受检人员血样样本当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锌(Zn)、总胆红素(TBIL),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等相关指标的含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用均数±平方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统计结果有差异
2 结果
2.1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比较
A组、B组患者的血液样本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的血液样本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对比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不同保存方式的影响比较
1组与2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与1组相比,不具有对比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进一步对症治疗,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在临床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因此,如果在检验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错诊、误诊、延误治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3]。经过研究结果可知,在空腹状态下完成血样采集后,应在15 min内完成存放,并及时对其实施检验。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本检测,应将血样及时放入冰箱,以免患者血样出现变质。此外,收集血样时,应再三检查试剂盒和试剂,防止因试剂问题降低血样质量
综上所述,在生化检验中,严格控制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以及检测等各个程序,有助于保证血样的质量,减少生化检验结果中的误差,进而在临床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严湘红,马超超,禹松林,等.动脉血和静脉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的比较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10):759-764
黄平,马明炎,余登琼.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7,46(22):3123-3124
郑拉让.献血者ALT、HBsAg、HCV-Ab相关性及不同检测模式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2):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