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及地位分析
2020-10-21苏立霞
苏立霞
【摘 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价值与临床地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入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吲哒帕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吲哒帕胺片基础上联合应用氟沙坦治疗,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6个疗程用药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可提升用药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294-01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改变,饮食习惯变化,近年来高血压呈上升化趋势发展,且年轻化程度明显。高血压患者发病后若未接受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也会诱发多种脑血管疾病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威胁[1]。以往,临床多采用吲哒帕胺片等药物控制血压达到治疗目的,但是此药物的安全性较低,预后效果较差,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因此,本文特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入组研究,探究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应用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入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病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联合血压与生化指标检查确诊。70例患者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女各有20例与15例,平均年龄(64.58±3.49)岁,平均病程(4.59±1.26)年;观察组中男女各有18例与17例,平均年龄(64.74±3.95)岁,平均病程(4.33±1.41)年;两组病例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吲哒帕胺片治疗,给药剂量2.5mg/次,1次/d,口服给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在吲哒帕胺片基础上联合应用氟沙坦治疗,氟沙坦给药剂量为50mg/次,1次/d,口服给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1个疗程后,增加给药剂量为100mg,2次/d,然后连续服药5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收缩压两项指标,检测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头痛、头晕、咳嗽、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描述用(-x±s);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描述用(%);P值<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血压指标比较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观察组的降血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发生统计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发现[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随着高血压病情进展而升高;机体内RAAS也可使激肽水平升高,对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干预效果,对组织发挥保护作用,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目前,高血压多采用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4]。吲哒帕胺片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但是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实践发现,高血压临床治疗中选用吲哒帕胺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治疗,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患者应用吲达帕胺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吲达帕胺,用药治疗6个疗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更理想,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明显降低;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药物不良反应率较低,结果提示,吲达帕胺联合氯沙坦治疗方案,用药安全性较高。
氯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属于ARB类药物,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与血管紧张素Ⅱ相互竞争,使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水平升高,进而对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发挥良好的阻断作用,有效降低血压水平[5]。口服氯沙坦后,降压效果持久,连续服用6个月即可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此药物降压的同时,不会受到机体昼夜血压节律影响,可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使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方宁远.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协同效应[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11).
[2] 赵紫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及地位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3).
[3] 李稳,李刚,张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否可以联合应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5).
[4] 白云金,王曉明,韩平,etal.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
[5] 李金芳.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相关研究[D].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