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
2020-10-21于洋谭佳男朱晓丹
于洋 谭佳男 朱晓丹
【摘 要】目的:研究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本市500名社区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本市500名社区非空巢老人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进行社会支持评定,对比分析其评定结果。结果:研究组老人SRSS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评分以及总分(8.15±2.42分、14.65±4.12分、6.78±2.50分、30.11±4.54分)均低于对照组(10.04±3.51分、16.17±4.57分、8.06±2.31分、37.23±4.27分),P<0.05。结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不佳,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B8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161-01
空巢期为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末期阶段,指家人没有陪伴生活的老年时期,此时家庭中仅有老人独自居住与生活,此家庭结构称为空巢家庭,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叫作空巢老人[1]。相关报道指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利用度评分偏低[2]。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就本市500名社区空巢老人与500名社区非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评定结果展开对照分析,汇报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本市500名社区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其中男247名,女253名;年龄60~94岁,平均(72.4±4.8)岁。另选取本市500名社区非空巢老人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45名,女255名;年龄60~95岁,平均(72.2±4.9)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在居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③清醒,能接受问卷调查;④清楚问卷调查的目的;⑤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流动人口;②精神病患者或意识不清、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③无法准确表达个人意愿者;④不愿意配合调查者。两组老人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0.05。
1.2 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两组老人进行社会支持评定,该量表内容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方面,共10项,取各项目评分之和,得分越高提示社会支持状况越佳[3]。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结束后统一进行整理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人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1.4数据统计
运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老人SRSS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社会支持是指人因社会联系而产生的影响,该影响一般为正面的,能够缓解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加强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对改善老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意义[5]。
本研究对比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研究组)与非空巢老人(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显示,研究组老人SRSS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的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较非空巢老人差。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空巢老人碰到日常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缺乏子女、亲人的安慰、帮助,导致其易出现紧张、恐慌等不良心理以及躯体不适感;而非空巢老人在子女、亲人的安慰、帮助下,应激事件易处理,心理压力因此减小,躯体不适轻微也易恢复。鉴于此研究结果,认为应高度重视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问题,采取政府、社区、志愿者等多种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会支持,继而提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不佳,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妍,谢瑞宁,程福源,等.济宁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1):43-46.
[2] 王翠丽,刘玙平,高奇峰.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22):1394-1397.
[3] 罗玉茹,罗婧,石镁虹,代凤玲,鞠梅.不同养老模式下高龄老人抑郁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5):2675-2677.
[4] 赵慧宁,李咪咪,候丽红,薛雅卿,張持晨.太原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5):2771-2775+2794.
[5] 朱茂静.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四川省内江市W镇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18):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