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与翻译课堂教学研究

2020-10-21王春凤

高教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一带一路

王春凤

摘  要:鄂伦春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醇厚的文化底蕴是我省的宝贵财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将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已然成为龙江人的艰巨使命。文章旨在通过探讨文化传播与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引起更多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促进龙江文化和翻译工作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鄂伦春族;“一带一路”;民俗文化;翻译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013-04

Abstract: As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China, Oroqen'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mellow cultural deposits are the precious wealth of our provinc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taken it as its glorious mission to transmit this unique characteristic to the worl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arouse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o ethnic culture, and accelerate the cultural promotion and translation work.

Keywords: Oroqen; "Belt and Road"; ethnic culture; transl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全力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强调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语言类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政策号召,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商学院和“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对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契机下,作为语言文化推广者之一的高校教师来说,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民族民俗文化的内容,尤其是龙江独有的文化,让当代大学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努力做到“全民外宣”,讲好中国故事,做一名合格的外语工作者。

一、鄂伦春族简介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有语言,没文字,主要使用汉语。鄂伦春这一族称最早是在1640年以“俄尔吞”出现的,之后的文献中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如“俄罗春”、“鄂罗春”等。自1690年开始,“鄂伦春”才作为统一的族称固定下来。“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即“使用驯鹿的人们”和“山岭上的人”。

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鄂伦春族约有8659人,近50%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狩猎为主,渔业、采集和手工艺品制作为辅,充分展现了北方林区民风古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由于其独特的狩猎生活和生产方式,鄂伦春人形成了自己宝贵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大、小兴安岭物产丰富,世世代代游猎于此的鄂伦春人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音乐、舞蹈、服饰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近年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文化传播方式使更多的人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民俗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鄂伦春族的森林游牧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将自己置身于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中,让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但也正因为其独有性,很多民族文化词汇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致使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空缺,为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的保护民俗文化,使其长久的流传下去,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俨然成为文化传播者的重要使命。

二、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数百、数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鄂伦春族有语言,没文字,只能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走访当地居民,才能搜集到一些文化词汇,通过对这些文化词汇的研究,给出准确、合理的英文翻译,才能做好“文化走出去”工作。

(一)姓氏的来历传说

各民族文化均存在形式各异的姓氏起源传说,鄂伦春族也不例外。虽然神话传说不能作为姓氏起源的唯一佐证,但通过研究这些独有的神话故事,亦可了解不同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及民族特色的形成。鄂伦春族中流傳甚广的姓氏起源传说是“九姓人的来历”和“五兄弟的传说”:

“九姓人的来历”:古时候有一年山洪暴发,唯一剩下的一男一女结成了夫妇,共生九子九女。若干年后子女长大成人,相配成婚。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聚居地立了姓名;老大姓玛拉库尔(孟)、老二姓葛瓦依尔(葛)、老三姓魏拉依尔(魏)、老四依次姓古拉依尔(关)、老五姓柯依特依尔(何)、老六姓白依尔(白);老七姓莫拉乎尔(莫)、老八姓杜能肯(杜)、老九姓吴查尔坎(吴)。传说这就是鄂伦春族九姓人的来历。

“五兄弟的传说”和“九姓人的来历”有相似之处:传说在古时候,发生了特大的洪灾,洪水过后,青年猎手成为了劫余的唯一男子,他同“神仙的女儿”结婚生下了五个男孩:老大姓玛拉库尔(孟),老二姓吴查尔坎(吴),老三姓古拉依尔(关),老四姓葛瓦依尔(葛),老五姓魏拉依尔(魏)。五个孩子到了婚配的年龄,慈祥的妈妈又从很远的地方选中了五位善良、美丽的姑娘。从此以后,五兄弟各自幸福快乐地生活,他们的后代也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

不管是“九姓人的来历”,还是“五兄弟的传说”,都体现了鄂伦春族对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敢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果能将这样的传奇故事翻译出来,定会吸引读者及游客的眼球,让其感受鄂伦春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二)服饰的特征及翻译

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兽皮服饰文化。我国北方地区多狍子,易猎,肉可食,皮可衣。大、小兴安岭森林气候寒冷,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心灵手巧的鄂伦春妇女将狍皮进行简单加工,即可制成简洁漂亮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Shoon”-furred clothes),在制作过程中,材料基本都来源于狍子本身,以狍筋为线,根据狍皮的大小加工缝制,衣身装饰简单的图案,既美观又结实保暖。狍皮帽,鄂伦春语叫“阿文”(“Aven”- fur hat),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生动又逼真,结实又保暖,精巧又别致。还有萨满穿着的“神衣”(“divining costume”,“divining dress”或“divining robe”),也是由各色皮毛拼制而成。此外,還有 “阿拉木西”(皮套裤“Alamucy”-haps)、“乌塔罕”(皮口袋 “Utahan” -leather bag)、“萨勒巴齐”(皮手套“Salebaci”-leather gloves)、“卡巴达拉嘎”(烟荷包“Kabardalarga” -tobacco pouch)等。鄂伦春族的服饰制作充分体现了鄂伦春人民的聪明智慧,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制出精美的服饰。但这些彰显了民族文化和特点的词语在英语中基本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再加工,才能做到让对方听懂,明白。

(三)音乐舞蹈词汇的特征及翻译

鄂伦春人善歌善舞,用舞蹈表达人们劳动后的喜悦,节日的庆祝。舞蹈的类型很多,有劳动舞“labor dance”、象形舞“imitating dance”、情绪舞“emotional dance”,还有“篝火舞”“bonfire dance”或叫“圈舞”“circle dance”等。所有的舞蹈形式都是对劳动人们的勤劳的赞誉和对不同节日的庆祝。鄂伦春的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Penuwa”(a kind of ironed harmonica)、“文土文”(手鼓)“Ventuwen”(a kind of tabor)等。艺术无国界,无族界,音乐和舞蹈在各国、各民族之间有较大的共性,翻译时注意策略,便能做到简单、易懂。

(四)禁忌语

忌语是指由于习俗等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说出或不方便说而要用其他词语来代替的忌用词语。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需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禁忌语也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禁忌语,在交际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禁禁忌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所包括的内容不尽相同,鄂伦春人的禁忌很多,可分为狩猎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

1. 狩猎方面的禁忌:鄂伦春人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如在狩猎时遇到熊,不能直接说“熊”,要尊称其为“雅亚”(鄂伦春语“祖父”或“老爷子”-grandpa)等,在打死熊后,不说“死了”,要说“布土恰”(成了-succeeded)或“阿帕恰”(睡着了-asleep)。另外,受传统狩猎习惯的约束和影响,鄂伦春人一直严格遵守狩猎准则,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狩猎的,也不是什么动物都能打的,比如,正在交配的动物,正在孵卵、哺乳的动物,还有像大雁、天鹅和鸳鸯等飞禽类,都不能随意射杀。以狩猎为主的鄂伦春族,他们深知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不会打破这些禁忌,更不会肆意捕杀。客观地讲,这些禁忌对保护野兽的繁衍生息和保持自然界的平衡是有很大帮助的。

2. 婚姻方面的禁忌:鄂伦春族在婚姻方面有很多的禁忌,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族人们一直在严格遵守:

结婚(marriage):鄂伦春族在婚姻缔结上,一直保持着古老的族外婚制。婚俗鄂伦春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不仅严禁氏族内通婚,辈分不同也不能结婚。

定亲(engagement):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定亲的习俗,青年男女在结婚前,通过定亲确定两人的关系。当然,定亲之后,青年男女会在不同方面有些变化,以显示自己已经心有所属。鄂伦春人的男女青年在定亲后,一般会在服饰或头饰上有明显的变化,男青年要在坎肩上缝红布,女青年则要修鬓角或盘头,否则会受到族内长辈的责骂。

省亲(homecoming, a visit to the brides parents or elders after marriage):有些民族把婚后首次回娘家的这种习俗叫做回门,与鄂伦春人的省亲意思相同。鄂伦春人的省亲有一个特殊的禁忌,就是新娘在省亲期间不能刷锅,否则会把娘家的财气给刷走。

离婚(divorce):鄂伦春人对离婚问题十分介怀,婚后一般不会离婚,但如果出现婚后夫妻严重不和,想离婚的话,年轻夫妇往往要承受来自父母长辈及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压力。同时,提出离婚的一方作为过错方,在财产分割等方面,会受到惩罚。

3. 丧葬方面的禁忌:鄂伦春族的传统葬法是风葬,又叫树葬或天葬,是一种古老的葬法,在树林中找成对角的树,将其锯倒,在顶端搭上横木,铺上树枝,然后将棺材放到上面。此外还有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形式,因患病或难产死去的人一般实行火葬,否则死者会转为魔鬼,未出生的孩子会变成妖精。对于溺水而亡的人多采取水葬。除形式外,在言语方面亦有禁忌,去世的老人年龄若超过60岁,不说“死了”,而说“成佛了”(become a Buddha),这在很多文化中都有体现,比如汉族人经常用“走了”,“没了”这种方式代替“死了”这样的字眼,以表对死者的尊重。

三、民俗文化与翻译教学

(一)民族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策略

1. 音译法:民俗文化之所有存在翻译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独特性、独有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会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不同的事物。如在翻译物质生活等词汇时,可采用音译法或音译加注法等;例如:“宽给查”(桦皮桶)“Kuanjizha”(birchbark barrels),“红盖”(桦皮筒)“Honggai”(birchbark tube)、“卡密”(桦皮篓)“Kami” (birchbark basket)、“阿达勒”(桦皮箱)“Adale” (birchbark trunk)等。

2. 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允许时,翻译过程中既保留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对翻译内容和形式不作大的变动和修改。如:“云雷纹”(cloud and lighting patterns)、“回转达纹”(rotary patterns)、“组合花纹”(mixed patterns)等建筑花纹名称基本采用直译的方法。有些地名的翻译可采取直译法,或音译加直译的方式,如:大、小兴安岭:Greater/Lesser Khingan Mountains;石勒喀河:Shilka River;库页岛:Sakhalin Island;扎兰屯市:Zhalantun City;陈巴尔虎旗:Prairie Chenbarhu Banner;达斡尔族:Daur Nationality等。

3. 意譯法:民俗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有些特有的词语在其他文化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如大量使用音译、直译本族文化情况,就会失去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时,或因为读者对这些新事物甚感陌生,或因为目标语中无对等的词汇,往往采取意译法。如,鄂伦春族有一种特有的建筑叫“仙人柱”(同半张开的雨伞,由几十根桦树杆塔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搭建、拆卸方便的一种简易建筑),是狩猎文化的一种创造。在翻译的过程中,若直译为“Oroqen shed”或“Oroqen house”,虽能表达原文的意思,却无法体现出文化特色,读者无法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若用拼音“Xianrenzhu”代替,则缺乏了感情色彩,无法表达鄂伦春人对居所的美好祝愿和情感,故可意译为,“Immortal pillars”或 “Immortal woods”,这种翻译方式既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也符合鄂伦春族的语言特征。

(二)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 课程设置

翻译是沟通两种语言与文化的桥梁,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翻译这座桥梁在两种语言间交流传播。译者只有谙熟涉及的两种文化及其差异,才能真正解读语言传递的信息,透过翻译,目的语读者接触和了解原语信息和文化,同时也丰富目的语文化,实现文化交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国文化概要》,我校翻译专业不仅开设了此门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文化翻译》等集中国文化与英语翻译与一体的课程。此类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有限的课内教学,对我国的文化习俗有一定的了解,而其重要的任务则是通过翻译教学,让学生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播者。此外,教师通过课程讲授、作业布置、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做到能用英文简要介绍中国典型文化和习俗,同时为学生以后的文化翻译工作提供锻炼的机会。

2. 实习实践实训基地

(1)翻译工作坊

我校为翻译专业学生提供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参加翻译工作坊的同学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完成各类校内外的口、笔译实践项目,包括新闻稿件翻译、校刊目录翻译、民俗故事翻译、学校出国文件和成绩单翻译、网站翻译、以及其他外事宣传材料等。学生能够将课上所学的理论,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认识到自己在翻译中的不足和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2)校外实训项目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每年都会承办许多大规模的国际活动及赛事,如:哈尔滨国际时装周,中俄博览会、F1摩托赛艇、哈尔滨国际轮滑马拉松比赛、国际单板滑雪锦标赛、哈尔滨钢琴演奏会、友好城市交流会、哈夏会、哈尔滨啤酒节、冰雪节等。我校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的学生参加此类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不同于校内的翻译工作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翻译实战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如,职业精神、沟通技能、语言基本功等;同时也能反哺教学和科研,在处理文化冲突时,译员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化解文化冲突所产生的误解,例如在哈尔滨时装周口译现场,带队教师和学生经历了不同类别的文化冲突,并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这对于交替口译、文化与翻译等课程的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实际案例。

(三)语料库建设

近年来,语料库建设越发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在英语语料库建设上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为英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语料库中关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语料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相关研究也局限在小众范围内。通过民俗文化的翻译工作,也能为语料库的建设提供部分资料来源,不仅能为翻译教学提供权威素材,更能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各种方式走向世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与翻译工作必要而艰巨,让更多的人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用活力四射的译文去打动读者,使我们的文化真正地走出去,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蔡健.禁忌语、委婉语的特性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9(17):177-178.

[4]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5]马青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翻译实践报告[R].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6]韩光明,张敏.浅谈鄂伦春族禁忌的类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6):137-140.

[7]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8]刘雨燃.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探微[D].内蒙古大学,2013.

[9]隋书金.鄂伦春民间故事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0]孙晓晨.20世纪50年代以来鄂伦春族姓名研究综述[J].文化学刊,2018(9):49-53.

[11]熊潇,祝东江.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汉英翻译研究与实践[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7(3):77-83.

[12]吴雅芝.最后的传说——鄂伦春族文化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5.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一带一路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少数民族音乐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鄂伦春族民族精神的思想源泉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