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活动经验 提高核心素养
2020-10-21向继红
向继红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掷一掷》教学为例,结合教学环节,阐述在具体的数学操作活动与思考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据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列为十个核心词之一,文中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积累相关的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是孤零零的单独存在着,而是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相互交错在一块。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数学素养中包含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掷一掷》这一具体的课例为切入点,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唤醒已有经验
有一个好的开始则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便是导入。若这一步实施恰当,则会让接下来整堂课的讲授会更加顺利地进行。良好的导入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唤醒学生们求知的信念,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概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在活动中进行教学,教师从旁辅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的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感悟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真真切切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的奥妙。
数学知识在形成的过程中,大多会运用到转化的思想,新知识经验的产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知识较为枯燥,若仅仅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则会愈发地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但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例如,在教学《掷一掷》这节课时,需创设合适的情境。比如,询问学生你们在哪见过色子?掷一个色子,朝上的数字可能是几?其目的是通过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唤醒已有知识,即“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这一问题。接着是列举“和”的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同时掷出两颗色子,它们出现的点数之和会有哪些?让学生明确两个数的和是有可能是2、3、4……12。
二、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与重组。”杜威如是说,在他看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
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学生有效参与的活动是与学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且与学生相关知识产生冲突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支持不同的声音表达,从而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
比如,在《掷一掷》教学中,经过学生的讨论,可以知道掷两个色子的“和”有11种情况。那接下来就利用这11种来玩游戏,分成两组,可是11不能平均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比较合适?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顺势提出:和是5、6、7、8、9这5种情况为一组,和是2、3、4、10、11、12这6种情况为另一组。并指出如果让学生来选,你会选择哪一组?为什么?相信学生大多数会选择和是2、3、4、10、11、12这一组,因为有6个数,个数更多。那老师就选择和是5、6、7、8、9这一组。选好组之后,那下面就来比赛,先说明游戏规则。同时,请一位学生来当裁判当场记录掷的情况,每赢一次,画“正”字的一笔。当游戏结果出来后,会发现是老师赢,这与刚刚学生们的猜想不符合。不是说学生选的数字多,赢得可能性大吗?明明学生选了6个数,老师只选了5个数,老师却赢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经历活动过程,理解数学本质
在过程中进行教学,不代表要忽视最终的结果,而是指要在体验过程中,提炼活动经验,
明确“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史宁中教授这样说过。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聚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既要经历活动,获得体验,也要从活动中有所体会。如果教学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却不加以提炼,那这种所谓的活动经历没有着陆点,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在体验的过程中,要明白数学活动不应该只是带领学生操作,还要清楚地知道学生从中能体验或体会到什么,从中能够获得怎样的活动经验?这样围绕着教学目标的活动才有正确的指引方向。
例如,在《掷一掷》教学中,要明确数据分析是核心,需抓住关键问题。在上一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是和一位同学玩色子游戏,接下来可以组织全班一起玩。这样在老师组织下,教师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操作实验,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验证结论,在思考中更深刻地获得知识。教师提供了色子、学习卡等,让学生组成2人小组掷20次色子的实验操作,通过全班小组实验操作,汇报得出:老师队获胜肯定不只是运气好,里面一定藏着有趣的数学秘密,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同时掷两颗色子,向上到底有多少种可能?一共有36种可能,那这36种是不是平均分配到2至12呢?
接着再进行具体研究,发现点数之和是2、3、4、10、11、12,这6个数的组合有12种,虽然数字多,但组合少;点数之和是5、6、7、8、9,这5个数的组合有24种,虽然数字少,但组合多。透过活动的表面现象去看到数学的本质,并学会数据分析。同时也指出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不代表不发生,比如,买彩票,中一千万、五百万的几率很小,但还是会有人中,只不过希望比较小。整个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激发数学思考,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深化了活动经验。
四、总结梳理知识,内化活动经验
數学知识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自身的系统性,需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定的知识框架,适时地总结梳理,有利于建构知识网。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这一认知主体的经验由之前偏感性化上升为偏理性化。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所积累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将更加的清晰明确,将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现有的知识。
在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孩子们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所感所悟。以《掷一掷》教学为例,笔者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点,评价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表现,突出学生的自我总结的地位。另外,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自己课下记录,让学生及时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都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同时,在谈收获时,教师适时抛出,你认为游戏规则公平吗?如何才是公平?通过两道课堂判断题来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以当堂集体核对的方式进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通过个人到全班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时候,学生与之前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由自主总结变为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归纳升华,以更高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评价自己理解的方法与结果。在这一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有所感悟,有所体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经历”“体验”“体会”三者是层层递进,因果关系,正是因为前两者的外部表现,所以才会有后者的内化,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说,在上述课例教学中,学生通过慢慢体验,深刻体会,集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范卫芳.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