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散思维,提升作文含金量

2020-10-21曾晓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曾晓珍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作文作为语文分值最重的考点,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2016年到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高度重视思维能力考查。可见,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能从审题,谋篇布局和行文中提升作文的含金量,从而写出有较高思维水平的考场作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

全国卷作文的考查从新材料作文转为任务驱动型的时评作文,而近几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不仅从时代去考查学生的见识、情感、眼界,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占很大的比重。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巴掌与吻”,学生可以从本身内容按角色的理解去解读分数对学生的危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分析分数与家长态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思维能力角度去解读造成结果的原因来谈论自我实现或评价机制问题;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用“关键词”介绍“自己眼中的中国”,这更要求考生打开思维,学生不仅要知道每个关键词承载的中国内涵,而且在分析内涵时必须找出共性或联系,从而确定立意角度及论述层次。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给2035年18岁的人写“时光漂流瓶”,材料中涉及时间节点多,事件多,学生必须发散思维,把时间节点上的事件与“机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与“同行、成长,追梦、圆梦”之间的关系写出来;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是对“劳动”的认识。材料中用习主席讲的二句话来正面论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又从三个“不”,写出了对劳动认识的偏差认识,學生需要运用辩证思维,要先立论,再进行驳论。

近几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的审题考查难度有所降低,作文任务的指向性比较明确,学生一般都能写出基本符合题意的立意来,但是要提升作文含金量,使作文提升到发展等级,发散思维必不可少。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材料的能力,二是构思行文的能力。

一、发散思维,分析材料,让立意更深刻

作文审题立意是否正确是判断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点,而作文优秀与否则看审题立意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作文审题立意大都看到材料的表层意思,并没有深究命题者的深层意图,究其原因就是局限了思维,缺乏对材料整体把握,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层的拓展和探究。

2016年高考全国I卷有关“巴掌与唇印”的漫画作文,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看到分数的变化与奖惩之间的关系,就立意为:唯分数是论不可以取,就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看到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

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对于这幅漫画,首先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将画面整体分解为两个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图片上部分左边的一个孩子拿着100分的成绩单,脸上有唇印,得到了表扬;右边的孩子拿着55分的成绩单,脸上有巴掌印,受到了惩罚。而图片的下半部分,左下角的孩子拿着98分的成绩单,脸上反而有巴掌印,明显是受到了惩罚;右下角的孩子拿着61分的成绩单,脸上有了唇印,受到了表扬。如果把图片割裂开来解读,很明显可以看到对比,学生就可以思考分数、表扬和惩罚之间的关系。漫画的两个部分不应该单独存在,审题更应该把四幅图看成一个整体来综合思考,这就需要考生综合四幅图的信息,把画面的两方面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漫画的寓意,通过同一孩子前后不同分数不同遭遇的纵比和不同孩子不同遭遇之间的横比分析,从事物联系与发展的角度辩证提炼正确的立意,如,教育不可分数至上、辩证理智看待学生的进退、家庭教育不能简单粗暴等。思维能力强一些的考生还可以就漫画的寓意进行一点延伸立意,比如,从社会评判标准角度思考,可以立意为:不要以自己的或机械的标准去评判他人,需要从实际能力去衡量等。而有时候,要使一篇文章的立意见解深刻而富有新意,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辨证地发散思维,在学生审题表层立意的基础上,对于多则材料的作文,可以发散思维进行驳论立意。

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材料中列出了2000年到2018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也展望了2020年和2035年的目标。考生不应该割裂一个个时间的事件来介绍,而是必须整体看整个发展历程,而且要辩证看,中国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奥运会的举办、“天宫一号”的授课、“精准扶贫”的开展……但也面临很多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比如汶川地震。考生辩证看待中国的喜与忧,就会深层次的思考:青年的“使命”是什么?青年的担当的什么?再联系材料中的关键词“使命”与“挑战”,“逐梦”与“圆梦”,进一步思考我们又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的梦是什么?我们的梦是什么?这些问题,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思考的闸门,撑起文章的空间,让所叙有真事,所抒有真情,所议有真感,写出有立体感的文章,也就自然提升了文章的立意与品位。

二、发散思维,构思行文,让文章条理清晰

(一)发散思维在谋篇布局中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论据分析,论证证明。主体分析部分常见的结构有:纵横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对照式结构。纵横式侧重思维的广度,并列式和对照式侧重思维的深度。文章有了广度和深度,作文的含金量自然就提升了。

1.发散思维,拓宽行文的广度

学生写作文往往局限于某一点,就这一点进行论述,这样就使得文章比较“小家子气”,如,能做到发散思维,由点到面,拓宽行文的广度,那么作文就显得更全面。

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1卷的优秀作文《中国,中国》,就从材料中所提供的“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了“一带一路、长城、美丽乡村”这几个关键词,把中国分别比作“老人”和“婴儿”,紧扣三个关键词,分别讲述中国的古朴智慧和创新探索的风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睿智地以小见大的构思,它从中国的种种美丽风貌中找到了极富对照性的两个侧面,以独特的小切入视角巧妙地介绍了大中国风范。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的高考优秀作文《献给2035年的你》,考生首先列举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目睹的祖国发展和进步的事例,向未来的“你”介绍“我”所处的时代特点——全国上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的自豪和骄傲。在此叙述基础上,考生拓宽行文的广度,推测和联想了2035年的时代特征,并勉励那时18岁的“你”要更加努力地去拼搏,并和那时的“我”一起去建设和分享祖国的美好未来。

2.发散思维,挖掘行文的深度

作文的深度,决定着作文的发展等级分数,如能发散思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是能由个别推理到一般等,都能给作文增加不少含金量。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有考生写了《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作者拨开漫画表面表现的家长苛责退步与鼓励进步的巴掌与吻之别,看到了家长过分关注分数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家庭教育危机。全文由家长给予孩子巴掌与吻的不同表现入手,指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论现象,然后进一步分析家长执着于孩子分数的深层原因,即他们缺乏对孩子成长的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要痛定思痛,“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让学生明白分数不是唯一的追求和评价的标准,还可以追求更多别的东西,比如,兴趣、爱好;比如,品质和人格。”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思维严密,把道理分析的到位和透彻,体现了考生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的高考优秀作文《世代求索,荣扬国威》,不仅仅写“我”这个时代的发展,联想“你”那个时代的未来,更是把文章写的更深入,在“前辈”“世纪宝宝”“一代的”“我们”和“2035年”“新新一代”的“你们”,用时间点把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从而论证文章的主题,论点清晰,论据层层深入,论证有理有据。

(二)发散思维在论证分析中的运用

当我们通过发散思维考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之后,要想对观点的论证深刻充分,对事件的分析鞭辟入里,也必须要发散思维,才能在论证分析过程中表里互见、彼此互通、点面结合,能探究現象的本质所在。这种发散思维分以下三种形式:

1.对立统一,辩证思维。

议论文的分析,必须抛开个人情感,真实客观的分析材料的事件,就必须学会一分为二的方法,把事件的矛盾对立作为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从而进行比较客观的肯否判断。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I卷的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这篇文章不空谈进步与退步的关系,而是分析漫画材料中蕴含的进与退的矛盾关系:进步和退步都是相辅相成的,人的能力可以追求进步,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进步却又是相对的,进步过程也可以会退步,这是正常的现象,退步不表示不如人,也可能是暂时的倒退现象,积累力量,为了更大的进步。作者辩证的分析了进步与退步对立统一的关系,指出家长教育孩子时,鼓励必不可少,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退步的空间。全文5个自然段,由表及里,思路清晰,思想深刻,结构严谨。

又如,2019年高考全国I卷的优秀作文《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述,文章先指出劳动的重要性,劳动的价值,引用名句和举例论证去论述。接着进一步发散思维,扩展深度,讲到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进而再一次重点点出劳动的重要意义。最后,驳论材料中“要学习没有时间劳动、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劳动可以花钱请人做”的观点。最后,完成写作任务,提出倡议,希望复兴中学学生能身体力行热爱劳动,参加劳动,并且还要尊重劳动者及他人的劳动成果。该文内容丰富充实。

2.个别一般,归纳思维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中最常用到的是从一个典型事物的矛盾中直接推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典型归纳思维。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推理的时候,首先要让他们能对核心事件或援引的典型事例进行思维的分析和综合,再由这个个别的典型事实推导出一般性结论。2016年高考全国I卷的一篇满分作文《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作者通过家长对分数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从而推想其背后的一个同性:家长都是根据分数的进步与退步来奖惩孩子,对孩子求全责备。再分析背后的普通现象,就是分数主宰一切,家长的重点都放在孩子的分数上,分数决定一切,再进一步说明家长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忽视孩子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品质与能力的考量。

又如,另一篇满分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文章从漫画展现的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的现象出发,提出家长不应过分注重分数,要关注孩子成长的其他因素。但作者并不停留在此,而是从这里发散思维,指出一些中小学学校一叶障目,只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缺乏应有理解与赏识;一些商人“一叶障目”,只以利益为追求的标准,缺乏应有的诚信与良知;某些地方为了追求发展,一味拉动经济,强调经济的重要性,而忽视国民文明素养,文化水平、道德素养的等问题的提升。作者从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出发,发散思维,推及到教师评价、商业利益、社会发展都存在类似现象,辩证分析,层层递进,思维进一步拓深,视野进一步开阔。

3.互通表里,分析思维

近几年的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中,许多都是以某个现实的或是历史的社会问题作为议题,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思维的规律,循着知表象、探本质、析原因、究影响、寻措施、明意义等路径逐层纵向剖析,在其中每一层上又能客观、全面、历史地去多角度横向分析,不断克服学生在认识上的过于表明、思维过于混乱、思想太过于主观性、看法过于片面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剖析事物的过程中真正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的事物或问题中抽象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卷1高考满分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作者选择了“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关键词,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叙写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由此上升到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接着叙写各地丰富多彩的美食样式,进而提到人的“多元”,然后再进一步由美食及食具为端点探寻其文化内涵,即蕴涵其中的愿景寄托、民族性格、历史沉淀;同时作者还不忘提到食品安全隐患以及政府的大力控制与整治。文章由表及里地诠释了“从胃开始,读懂中华”的论题,内容丰富,层次严谨,逻辑性强。

总之,高中作文训练时,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来审题、谋篇布局和行文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跳出表面的感官感觉,学会有逻辑有层次有深度的陈述对生活的认识,对世事的思考。思维性强了,作文的含金量就高了,当写作文形成了发散思维的模式,作文内涵就丰富了,作文的品味也就提升了。

参考文献

[1]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和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施海红.高中语文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以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