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用心记下了“她们”

2020-10-21徐雨霁

书屋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阎连科

徐雨霁

阎连科终于写“她们”了。

我似乎从未想过,当年在香港科技大学那半圆形的演讲厅,一位头发花白、说话谦卑、语述缓和、带领着我们分析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南极》的男人会这般写女人。就连表达自己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不推崇,也是带着犹豫和推测的语气,说了一句“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变得‘经典的”。春夏之交的香港,阳光翻山越岭,在冒着薄雾的海面上腾升几番潮湿的蒸汽,将他上课的声音延伸得颇为悠长。若我的记忆没有出错,我记得他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课堂讲稿上也极少流露出关于两性的思考和批判。但他还是写了女人,像是一场必然要注定的相遇,宛如中原土地上必然会长出颗粒饱满的稻穗;或,经过严冬的季节,总能盼到嫩绿、清脆的春花。

我似乎是不假思索、一气呵成地读完了他的散文,像是冒冒失失地闯进了他的故乡洛阳嵩县,穿过田野和麦浪,推开那种着泡桐、榆树的瓦房小院,就那么杵着,看着他和那群在黄土地的女人们,如何跟生活相处、相依乃至告别。他写了在春日午后晃着二郎腿的相亲对象,写吃着烩面的时候等到同意结婚的妻子,写大姐把自己的辫子剪下、卖掉,换来全家的汽水,写拉煤时候二姐给自己煮的热汤面,写四个姑妈的婚嫁,还写那些娘婶的凡人之心和通神之性。他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给予自己血肉之躯的母亲,还会走街串巷地去观察在保守社会里那些越界的女人的欲望。他笔下的这些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如此短暂的过程,自从她们降临于世,肉体的构造将之命名为“女人”。她们就注定要像女人一样学会牺牲和隐忍,学会了嫁人和生育,学会了操劳和死亡。可是,我们一直在失去女人,失去得悄然无声,也失去得心安理得、不动声色。世界上没有一座墓碑是为了单纯缅怀一个女性,她们必然是谁的妻子和母亲。当女儿(女性)从自己的娘家离开,她与原生家庭的脐带和伦理关系就被世俗切割得一刀两断,成为外人,她的身体、名字、情感、生死都注定要被纳入婆家的记忆簿,“记忆把女人出嫁并且抹杀了,但沒有人会认为记忆是凶手。因为这个抹杀原本是没有凶手的,就像没有人认为女人不应该出嫁样”。

《她们》被阎连科自己称为“一本随笔、散文而非相关女性的专注书”。或许这种说法并不无道理:一方面,我们或许应该把这本书从“女性”这两个暧昧含混的字眼里拉出来——因为这本书跟女人没有本质的关系,更不要说跟女性主义有什么瓜葛了。除了在第六章,阎连科梳理了西蒙娜·波伏娃、安托瓦内特·福克和苏珊·鲍尔多等女性主义学者关于女性“第二性”和“两性”的学术理论之后,笔锋一转,便走向了生于斯,长于斯,与他自己同生命轨迹的她们。她们被社会以“妇女解放”之名从父权家庭和传统观念中解放,可是她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她们成为与男性毫无区别的战士,把自己的身心献给了社会,正如自己的母亲和村落的女性,经历着“女人是人,但不是男人——可又‘不得不是男人的第三性”。即便如此,阎连科的这本书还只是想写她们,一群常被性别的限制而“遮蔽”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另一方面,这本书写的不仅是作为女性的人,这一则则带着主观视角和叙述口吻的随笔,宛如一面面镜子,更试图去暴露出作者自身的软弱、卑微和缺陷。换言之,阎连科写的是作为一个男人,如何借着生命中女性的善良、牺牲、包容和馈赠,走到如今。1982年的秋天,得到提干指标的阎连科,怕仅有小学学历的农村对象会成为自己成为城里人的“障碍”,狠心写了一封退婚信。数年后“狭路相逢”,已怀有三个孩子的前对象,已然成为背负着乡村苦难和黑暗命运的妇人,他躲进厕所,不敢见她也正如不敢见曾经自私的自己。又则,“占了”二姐上高中名额的他,凭借着一年的高中经历参军入伍,也在冥冥之中得以开启自己写作与文学的使命。他从不想去神化女性,但他也点破了男性的渺小、不堪与无力,这便是《她们》写作的另一个底色。

《她们》中还塑造了一群姑妈、娘婶的形象,她们往往扮演著作者生命中的启蒙者。小姑为了爱情,不顾家族、村人的反对,连夜收拾了衣物包裹,远嫁去了偏僻遥远之地。在保守的土地上,当封建的媒妁之言还在头顶悬挂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自由恋爱就像一道带着鼓声的闪电,劈开了一地的光亮,惊得年纪尚小的作者明白了什么是爱情,她们有时候又像是留下谜底的先驱。作者想不明白,为什么长得如菩萨般白净、好看的大姑会嫁给又丑又穷还双耳聋的大姑父?他亦不懂,为什么三婶可以拥有着唯一通往神明的路,她又是如何去跟神吿男人——这个“万恶之源”——在人间种种的“恶”状?如果说,三婶说的“女人是神,男人是人”之言,多多少少有一些形而上学的味道,那么,面对自己的母亲、一个并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的乡村妇女,阎连科也觉得自己在其面前像是一个无知、懦弱的孩子。生活让母亲学会了认字,说得出人世间的哲学道理,拉过多少家的婚姻线,也在失去自己的傻子叔叔和丈夫之后,无尽地去容纳生命的空虚和孤独。她的一双脚踏过尘土的劳作辛苦,肉体则被烙下了伤痕和衰老的褶皱。女性主义者或许在见到这些女人后,也不免要哀叹自己的浅薄,因为女人总比想象中的还要伟大,在这个社会中所忍受的苦难和所看待事物的眼光,更是超凡脱俗。

倘若读者细心,或许会发现,该书的第一章取名为“她们”,写的是曾在鸳鸯谱上偶然相遇的女人,或是最终跟自己执手一生的恋人。而该书的第七章,亦是“她们”。而这些“她们”,有为了给对象收集手表而去卖淫的赵雅敏,有出轨而离婚的仝改枝,有为自由而杀夫的王萍萍,还有那四面墙壁挂满奢侈包(即便是假的)的杨采妮……这些女人,被称之为“她们”——并非因为她们是与作者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她们”指涉了女人这个群体本身——从中原那贫乏、粗糙的田野里生长起来,她们如此惊世骇俗的欲望,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另类的表达,显得相当难堪。吴芝敏说自己喜欢女人,方榆花说自己不想过着看不到头跟男人一样劳作的日子。她们就这么“不谙世事”地呼喊着自己的喜悦与苦痛,谁说女人不能发声?

这本书写着写着,阎连科就老了。他变成了推着孙女去北京西三环紫竹院的爷爷,给孙女买冰淇淋和烤肠,却也注定要见证她的成长和婚嫁。如果说那些形形色色、陌路相逢的,那些给予自己生命、保护与情感的女性是构成阎连科前半生的命运纹路,那么,他的孙女便是他余生乃至来生的光。这么看来,这本书何尝不是充满着寓言式的循环?自己的孙女也会如开首的女性那般,经历过爱情的相遇,成为他人的妻子、稚童的母亲,拥有着自己的欲望和情感,笑着、哭着、沉默,抑或醒悟、隐忍或者吶喊。她既是生命之光的启程,也是这本书尾声里天上人间般的承诺。

记得是2018年的夏天,我去参加了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文学奖”的颁奖典礼,那一年得奖的是刘庆的《唇典》。那时候,午后的阳光过于毒辣,依稀的几个人散去,我眯着眼睛出了门。阎连科老师站在门口,跟我打了一个招呼,并握了握手,似乎他没有想到我会来参加这个典礼,那便是我跟他最近的一次见面。还有一次,便是读这本散文了。我总觉得要写点什么。一时之间,也写不出什么。要不是疫情,我还真是想再去港科大的课堂,听一听他讲的那些中、外小说里光怪陆离、惊艳隔世的故事。

(阎连科:《她们》,河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

猜你喜欢

阎连科
君子不轻诺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阎连科作品研究综述
阎连科:如果生活中没人需要你,那是最可怕的事情
MONUMENTAL MEMORY
《情感狱》中“阎连科”的情感轨迹
阎连科和神实主义
我与生活的一段非虚构
主持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