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黄帝问道广岐”的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

2020-10-21腊永红杜高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陇东供给侧改革文化自信

腊永红 杜高奇

摘要:广成子在平凉崆峒山修道成仙,岐伯在庆阳的庆城降生修医。黄帝在平凉崆峒山就养生在内的诸多问题问道仙医广成子;在庆阳庆城,就中医药养生在内的文化命题与中医鼻祖岐伯谈医论道。因此说,陇东的平凉庆阳有共同的黄帝问道求医文化,陇东两市是华夏医祖养生圣地。弘扬陇东地域文化,增强陇东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

关键词:文化自信;陇东;供给侧改革;华夏医祖养生圣地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270-02

一、前言

陇东两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呼唤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建设。这样,有助于给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拉动旅游投资,改善软硬件环境,引领区域旅游消费,构建陇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区域产业体系,有效解决旅游供需矛盾。

二、陇东文化自信与华夏医祖养生圣地品牌的打造

广成子在平凉崆峒山修道成仙,岐伯在庆阳的庆城降生修医。广成子和岐伯,是医者,是黄帝的臣子,同时又是黄帝的老师。黄帝在平凉崆峒山就养生在内的诸多问题问道仙医广成子;在庆阳庆城,就中医药养生在内的文化命题与中医鼻祖岐伯谈医论道,成就了华夏第一部医学理论巨典《黄帝内经》,形成了“法于阴阳,天人合一、药食同源”的养生之道。因此,可以说,陇东的平凉庆阳有共同的黄帝问道求医文化,陇东两市是华夏医祖养生圣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陇东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陇东大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甘肃文化、陇山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陇东的平凉,有悠久灿烂的静宁古成纪第一代伏羲降生文化,有博大精深的崆峒问道与崆峒武术养生文化,有享誉海峡两岸的华夏祖母西王母故里文化,瑰丽神奇的皇甫谧文化。在陇东的庆阳,有古远辉煌的环江翼龙与黄河古象文化,有精深厚重的华夏岐黄中医鼻祖文化,深邃暖心的周祖农耕文化,刚毅奋进的南梁红色革命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这一切,充分展现了陇东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弘扬陇东地域文化,增强陇东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陇东的平凉和庆阳两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基础良好。但从目前来看,陇东两市的旅游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产业集约化水平不高。陇东两市的旅游业深化供给侧改革,发展全域旅游,方可实现要素的集约化发展。推动陇东旅游业由点线状态的景点景区向全域化的旅游目的地转变,由单一产业向产业集群转变,完善和强化产业功能,拓展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失时机地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三、供给侧改革与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打造的必要性

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造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是推动处于欠发达地区的陇东两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加速建设全域性集约型旅游强区的战略手段,是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陇东强区的有力抓手。

首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陇东两市联手打造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会有力拉动陇东两市旅游投资,改善旅游软硬件环境,引领区域旅游消费。目前,平凉、庆阳都在抓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遇,主动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要求,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在品牌打造、宣传推介、项目建设、行业管理等方面,保持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态势。平凉庆阳兩市文旅产业抱团发展前景广阔,庆阳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平凉也有;庆阳有岐黄中医药文化资源,平凉有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平凉有黄帝问道仙医广成子的文化,庆阳有黄帝求教中医鼻祖岐伯的文化等等。陇东两市联手打造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有助于发挥和挖掘两市经济互补潜能,有利于陇东经济开辟新领域、新空间,能给陇东经济带来扩内需、稳增长的强劲力量。

其次,深化供给侧改革

陇东两市联手打造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有助于陇东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陇东经济整体竞争力。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中的新业态,是陇东两市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它具有联通各产业的属性,有非常强的带动性。推进经济改革,补短板,扬优势,陇东两市联手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以岐黄文化、黄帝问道文化为基础的“黄帝问道广岐”的文化旅游品牌,让黄帝问道仙医广成子、求教中医鼻祖岐伯的故事在陇东大地家喻户晓,打造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产业集群,建构面向“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新体系。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生长,有利于优化平凉庆阳产业结构,促进陇东旅游业提质增效,也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再次,深化供给侧改革

建设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建设,能促进区域内两市的县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交流互补融合,改善城乡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陇东全域旅游,能够更好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助于形成共建共享旅游业发展红利的良好局面,是促进区域经济继续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利民惠民的有效举措。

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与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打造之关系

(一)发挥庆阳文旅资源富集优势,亟需打造岐黄文化根脉胜地

庆阳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延安、西挽陇中、南俯西安、北抵银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是甘肃各地州市参与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要求和工作遵循。其中“一带”,是指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亚欧大陆桥甘肃段为腹地,充分挖掘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核心地带。

庆阳历史厚重、文化璀璨,有着七千年的农耕文明、两千载的边塞文化,长征队伍在这里落脚,广阔苍茫的黄土高原和层峦叠嶂的子午林区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庆阳文化,荟萃成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庆阳。

庆阳是“岐黄文化根脉之地”、是“农耕文明的源头之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与中医鼻祖岐伯谈医论道,成就了华夏第一部医学理论巨典《黄帝内经》,形成了“法于阴阳,天人合一、药食同源”的养生之道。周先祖不窑、公刘等十几代人,曾在这片土地上教民稼穑、陶复陶穴,在陇东南大地湾农业文化基础上继续推进了华夏农耕文明,奠定了“周礼”的基础,肇始了周王朝八百年江山,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农耕之源自此创”。可见,岐黄根脉文化,或者说岐黄源头文化,体现着庆阳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庆阳参与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华夏岐黄文化根脉胜地文旅品牌具有广阔前景。

(二)开发红色文旅资源,促进岐黄历史文化的创新发展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积极打造“十三板块”。其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和红色文化弘扬是两个重要“板块”。庆阳是华夏中医鼻祖岐伯的诞生地,人文始祖黄帝与岐伯在庆城谈医论道,是华夏岐黄文化的根脉胜地,是中医药文化的源头之地。平凉是黄帝问道仙醫广成子的地方,黄帝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治国之道、养生之道,留下千古佳话,引来历代帝王与文人骚客问道崆峒,使崆峒山成为天下道家祖山、千古名山、道源圣地。因此,平凉庆阳发展“黄帝问道广成子求教岐伯”的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化,前景广阔。

陇东的平凉庆阳,红色文化光耀史册,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35年10月,毛主席亲率中国工农红军,浩浩荡荡地踏过平凉大地,为平凉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色彩。在这先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平凉开展兵运工作。吴焕先、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贺龙、任弼时同志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36年9月至10月,红一方面军开展西征战役,在平凉境内的静宁西兰公路以北地区建立红色政权,开辟根据地,和长征北上的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庆阳是“硕果仅存、奠基西北”的革命胜地、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奠基西北”的重要地位。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庆阳南梁创建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庆阳竖起了中国西北的红色旗帜。大家非常熟悉的三首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绣金匾》,都是由庆阳人民原创而唱响了全中国。

弘扬平凉庆阳的红色革命文化,将陇东打造成为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实现红色文化与华夏医祖养生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平凉庆阳文旅产业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构建平凉庆阳大陇东全域旅游格局,有助于平凉庆阳打造“黄帝问道广岐”的陇东华夏医祖养生圣地文旅品牌。

(三)弘扬“边塞民俗”文化,推动两市融入陇东南历史文化区建设

平凉庆阳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塞重镇,两市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又有广泛的一致性。就边塞文化来说,谈谈平凉。平凉静宁的“陇西郡古成纪”,简称“陇西成纪”,是汉初陇西郡成纪县的县城,就是一个著名的边塞县城。这里诞生了著名的汉代飞将军李广,这里悠久的边塞骑射文化深深地滋养了年幼年轻的李广,使他练就了高强的武艺和过硬的射技,因此这里也留下了李广以箭穿石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无惧无畏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事业中。

就民俗文化而言,庆阳曾是丝绸之路北道东段(萧关古道)上的重镇,既经历过战争的交锋,更留存了文化的融合。既有绵延290公里的千年秦直道,也有千古流传的《渔家傲·秋思>。以庆阳五绝——香包、陇绣、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为代表的黄土文化,是认识悠久历史、解读远古文明的活化石。“环县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香包绣制”“民间剪纸”“唢呐”“窑洞民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上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小香包已经变成了老百姓致富的大产业。

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积极打造的“十三板块”中的三个“板块”。发挥平凉庆阳“边塞之镇、民俗之乡”的文化优势,会有效推动两市快速融入陇东南历史文化区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岐黄文化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A- 092)”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为201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平凉打造特色文旅融合基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A-ZSI)”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平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平凉经济发展论文集[J].平凉市第三届社科论坛,2017.

[2]张可让.大力弘扬和传承丝绸之路精神[J].求是,4014 (06).

作者简介:腊永红(1976-),男,陇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陇东供给侧改革文化自信
春日 陇东花事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陇东老区的放足运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