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运行实践的调度工作评价体系应用探索

2020-10-21古俊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古俊贤

摘  要:借鉴NOSA五星管理等管理思想,按照“评价、改进、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2004年南网修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起调度工作评价体系,对保障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提升调度运行业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格局的变化,职能的限制,单纯的调度工作评价体系本地化承接应用存在局限,任务达标创一流等问题举步维艰。如何结合实际应用调度工作评价体系,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无疑是最值得深思的焦点。针对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文章探索研究如何合理优化调度工作评价体系的应用设计,提升闭环管控力,在系统运行主线确保电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调度工作评价;评价体系;管理提升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30-0074-03

Abstrac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management ideas such as NOSA five-star manage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idea of "evaluation, improvement,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the dispat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with unified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in 2004,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level of dispatching. However,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pattern and the limitations of function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simple dispat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o undertake the application locall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first-class tasks. How to combin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ispatching work evalu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yste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s undoubtedly the focus worth thinking deeply. In view of the tre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grid,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how to reasonably optimize the application design of the dispatching evaluation system, enhance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ower, and ensur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grid in the main line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Keywords: dispatching work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management promotion

引言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闭环管控的加强。一方面要求在标准制定、成效评价、问题整改等三个管理环节形成闭环,另一方面要求通过组织、计划、协调分工,有效把控发展的方向,持续提升工作质量。与安监、生技线条并行,调度运行领域主线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南网调度工作评价体系,从基础工作、技术支持系统、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四个维度全面推进工作,是在调度运行领域实现南网“185611”、省公司“全国最好2021”战略目标的关键。

电力调度运行涉及专业众多,与公司关键指标、重点任务相关性强,只有科学的量化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才可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但出于层级的差异,以及管理职能的限制,导致以调度工作评价为主导的闭环管控成效与计划目标相距甚远。单纯的调度工作评价仅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所属班组、地方电厂起作用,对调度运行领域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以及供电分局无约束力。成效评价、问题整改的执行环节存在问题,管控措施难以落实,核心问题难以整改,已定标准的落实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减负增效的管理要求更无法实现,任务达标创一流必然举步维艰。一般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调度运行领域的任务达标、创一流的进程缺乏管控力度;(2)整改措施的执行存在局限性,问题的解决难以保证;(3)多线条的评价交叉重叠,与基层减负的核心需求构成矛盾。

作为基层执行单位,只有在管控过程的组织、计划、实施等环节下功夫,改进标准、制度应用的方式、方法,才可能有效提升闭环管控措施执行力,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从根本上找到减负、增效的出路。

1 以比较分析法聚焦管控的设计问题

1.1 以优序比较法,衡量核心需求作用的序列

要增强管控的力度,即要增強管控措施的执行力;要改变局限性,即要有效扩大管控的范围,也是增强管控措施执行力的一种表现;要解决多线条评价交叉重叠的问题,即要整合评价工作;再加上管控工作提升的需要,可得出提升调度工作评价闭环管控水平的三项关键驱动因素:增强管控措施执行力、强化条文管理,以及整合评价工作。

对关键驱动因素两两比较,可得出最关键是增强管控措施执行力。比较方法为,设定两者完成值满分为5分,当其中一个选取[0,5]的数a,则另一个驱动取值为(5-a),例如增强闭环管控措施执行力,与强化条文管理比较,评价前者得分为5,后者即为0;如果评价前者为3,后者得分2。最后比较得分合计值,与各关键驱动合计值相除,得出占比,作为后期的权重,分析情况详见表1。

1.2 以质量屋模型分析本地化实践的设计问题

在调度工作评价体系的本地化实践设计中,实际设计的内容与考虑要素分别是:对象范围、内容范围、条文正确性、条文颗粒度、执行难度,以及维护难度。以上述内容作为六个关键因子,通过对增强管控执行力、强化条文管理,以及整合评价工作三方面的贡献度评分并比较,形成质量屋模型,分析情况详见表2(最高6分,最低1分,每项分数不重复)。

经比较可得,六个关键因子得分接近,但评价的对象范围、内容范围得分最高。评价对象范围、评价内容范围并非地方局的生产单位可定,是调度工作评价工作事件受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在已有制度中施展管理创新,有效扩展评价的对象范围、内容范围,同时兼顾其他因子,最终加强整个体系的闭环管控力度。

2 通过制度的融合创新应用提升管控执行力

对调度线、企管线、安监线,以及生技线的评价工作进行对标可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调度工作评价完全可以满足企管线有关调度运行领域、任务评价的要求,通过融合,提升调度工作评价与绩效的关联度;二是调度线评价结果总体上满足安监线、生技线涉及调度运行领域的评价要求,但指标目标、标准要求须保持高度一致才可能满足整合的要求。分析情况详见表3。

2.1 与企管线评价工作(组织绩效考核)融合的办法

依据省、地组织绩效考核方案所设置的框架,以及南网调度工作评价标准的应用实践,将系统运行领域指标的评价独立出来,设置一个评价、考核模块;原有的调度工作评价设置为对系统运行领域重点工作评价的专项版块。两者构成了系统运行评价机制。参考设计办法如下四点所示。

2.1.1 指标管理设计

在指标评价方面,分类关键指标、(重点)管控指标。前者直接依从局对各部门业绩责任书,作为局对该部门在调度运行领域指标任务的评价,后者在与调度工作评价结果耦合的过程中,在任务类评价发挥作用。关键指标的选项,原来由部门各专业根据上级管控需求提供意见决定,现变更为与局业绩责任书高度一致,并且在分解、设定的过程均应考虑局层面的要求。

2.1.2 任务管理设计

任务得分由地方调度工作评价得分与指标成绩加权计算得出。对任务类的评价按照常规工作管理部分、安全管理部分、重点工作管理部分、过度时期保底内容,确保评价内容范围的完整性。

2.1.3 加分项设计

加分项是用以修正评分的办法,按照均衡性原则设定。经实践检验效果仍有待提升,今后有可能以平衡基数修正加分项,实现不同专业间的合理排名。

2.1.4 排名设计

基于其他部门与调度运行领域工作相关度的差异,对被评价部门分类为强相关与弱相关两类,以提高比较均衡性。强相关部门,即直接参与调度线有关电网运行、二次系统的生产任务的部门;或间接参与调度线有关电网运行、二次系统的生产任务,但在调度运行领域工作中發挥重要作用的部门。弱相关部门,即与调度运行领域工作存在一定关联的部门。

2.2 与安监、生技线评价工作融合的办法

因为调度运行领域的评价基本满足安监线、生技线的评价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须确保评价标准一致,评价内容范围一致,即可实现评价工作的融合,实现评价结果的一致。

3 通过管理创新提升评价内容管理质量

条文正确性、条文颗粒度、执行难度,以及维护难度,属于管控实践的组织问题,在实践中,应注意确保条文正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1)评价管理按系统运行领域专业划分板块。各专业按管控需要增加重点工作关键节点的考核条文,经部门审核,完成局相关流程后沿用。

(2)各专业管理板块分别设置关注工作时间节点、工作质量等维度的通用评价项目。评价内容直接引用上级部门相关文件、制度标准。

4 成效分析

基于调度运行实际情况,通过制度的合理融合应用实施管理创新,可有效解决职能的局限问题,实现管控措施的有效输出,从本源上解决问题,切切实实践行“评价、改进、巩固、提高”的管理思路。促进提升调度运行领域关键指标、重点工作的完成质量,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效辅助加强防范电网风险,提升综合停电管理水平,加强主、配网调度操作管理水平。对重复停电、非计划停电、延时送电、检修单执行,以及防范电网风险等痛点问题的整改,效果特别明显。而且通过整合,生技、安监、调控三大线条评价内容的重叠部分可有效整合,是根本上减少基层负担的举措。

5 结束语

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因此,如何在客观条件(如资金、制度)的限制下,在组织、计划执行方面提升评价、整改效果,是下级承接部门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注意的。建议在关注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合法性,才可能更有效地提升管控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马洪顺,等.本质安全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19.

[3]吴俊,罗艳,李翔,等.南方电网调度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220-222.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