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对党政机关干部管理的启示

2020-10-21尹志鹏

西部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启示

摘要:在我国古代诸多兵家著作中,《孙子兵法》是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管理思想,其应用和影响除军事领域外,在政治、经济、外交、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体现。《孙子兵法》对党政机关干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管理者应具备智慧、信任、仁义、勇敢、严明等方面的素质;管理者在进行思想动员与激励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管理者应该具备“知已知彼、五事七计、通权达变”的辩证管理方法;管理者在制定决策之前要有“上兵伐谋”的决策理念和“以利动,利而制权”的决策标准。《孙子兵法》的这些管理哲学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孙子兵法》;党政机关千部管理;管理智慧;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5-0045-03

一、引言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兵法的代表性著作,产生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管理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思想也与时俱进,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对中国乃至世界持续产生影响。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美军中央司令部前司令弗兰克斯、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等都对《孙子兵法》进行过积极的评价。可见,《孙子兵法》的应用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政治经济外交、市场竞争、哲学、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能看到《孙子兵法》的实践成果叫。古人说,兵法可为王者师叫。党政机关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党政机关干部泛指乡镇和科级以上在领导岗位的干部,党政机关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需要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其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影响着我们党和国家意志的有效传达和执行。那么《孙子兵法》对提高党政机关千部的行政素质以及管理水平方面有哪些积极启示?本文对此作以探讨。

《孙子兵法》对党政机关干部管理的启示

(一)对管理者素质的启示

《孙子兵法》里有大量关于领导者的论述,它在开篇《始计篇》中就提出,决定一场战争胜败有五个关键因素:一道、二天、三地、四将、五法。可以看出,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政机关是国家职能、使命的担当者与执行者,对于管理者的选用应该更加谨慎。管理者的选用将影响党政机关是否能履行国家职责,传达国家意志,实现政令统一。那么要想做到“择人而任势”,需要管理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孙子兵法》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1.管理者的第一个素质——智

“智”要求党政机关千部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智慧和知识储备,比如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法律、相关业务方面的知识等。《孙子兵法》认为管理者主要应具备两个方面的智慧:一个是明辨之智,一个是御人之智。

《孙子兵法》认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运筹帷幄,管理下属要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做到胸有丘壑,而喜怒不形于色。

2.管理者的第二个素质——信

“信”是指信任和信誉。信任指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并能让别人也对自己有信心。信誉指管理者要能保证制度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即一定时期内单位的发展目标、计划以及制度保持相对稳定。《孙子兵法》说:“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⑤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管理者如果经常说话算数,下属就会信服你,否则就不服你。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要讲究诚信,能够取信于人。

3.管理者的第三个素质——仁

《孙子兵法》提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④也就是说,管理者对待组织的每个成员要有平等、仁爱、友好的态度,能够尊重每位组织成员,并为其提供个人成长的发展平台,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成员的工作热情,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潜力。

4.管理者的第四个素质——勇

“勇”指领导干部要敢于做出决断,但这个决定也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民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的科学决策。如若决策失败,既不怨天尤人、置身事外,而能勇于承担责任。人无完人,每个管理者也会存在缺点,或有勇无谋或缺乏创新、或逃避责任、或情绪化等等,但是领导者必须要有责任心,能够约束自身行为,并勇于改正问题叫。也就是要有底线意识,如果我们党和政府的千部都能有较强的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那么就会少很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5.管理者的第五个素质——严

“严”指管理者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方案,能够约束下属并能带头遵守规则和法规、严于律己。《孙子兵法》认为一个好的将领要严格和严厉,严格和严厉的目的就是“齐勇怯”,让“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⑤。作为一名管理者也应该这样,通过对自己的严格,保证团队的成员都按自己的命令统一进退,讲究团队意识,所有成员都能服务、服从于团队的整体利益。

(二)对管理制度的启示

《孙子兵法》中写道: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③也就是说,军队管理中应文武兼备,一方面用道德教化来教育士兵,一方面运用军法军纪统一指挥士兵。只有这样军队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将帅坚持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士兵会服从命令。如果不严格要求士兵、没有严明的纪律,则士兵就不会服从。另外,兵能夠严格执行命令,也因为将、之间能够融洽关系、和谐相处。这里“文”要指的是思想方面的工作,“武”指的是制度与纪律。也就是说,在行政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应注意与成员之间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进行思想动员与激励,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孙子曾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付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可见,情感交流对于管理是非常有效的。而在实际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管理者与组织成员沟通不畅的问题,由于沟通不畅导致误会矛盾,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因此管理者和成员之间应注意加强有效沟通。另外,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保证全体员工实力的有效发挥、履职尽责、团结一致,共同为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三)对管理方法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辩证法思想是其核心和精髓,孙子告诉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发现问题,要有宏观意识和全局意识,全面并有针对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管理者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是管理者综合知识与技能素养的统一。管理方法,属于管理技能,是管理原则和管理思想的外在体现,是对已经取得的管理知识和客观规律认识的自觉运用。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并随着人们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发展和演变。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概括和总结出以下三种管理方法。

1.“知彼知己”的辩证管理方法

孙子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使作战没有危险,就必须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和对方。在组织管理中,任何目标的制定和决策的执行都需要我们对管理对象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管理主体遇到不同的管理客体、不同的管理环境,都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来区别对待。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管理对象和管理环境。就管理对象而言,包括组织成员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思想状态兴趣爱好等,就管理环境而言包括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条件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必须要知己知彼,做到因人、因时、因时制宜。

2.“五事、七计”的辩证管理方法

孙子认为,在战争前的准备阶段应该全面了解交战算就越大。“五事”即“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口。“七计”就是从天道、将领、法令天地土卒、训练、赏罚七个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全面考察、反复论证,科学预测双方之间的战争结果。换句话说,管理主体必须对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组织目标等有着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才能做出科学决策。

孙子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将战争、用兵上升到国家层面、宏观层面,不主张单纯地为了战争而战争,认识到了战争只是管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认为必须谨慎发动战争,最好的情况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在发动战争之前,能够从大局出发,做到“知已知彼”“谋定而后动”“以全争于天下”那是最好的结果国。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长远的眼光、大局意识,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过于计较个人和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得失。在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最好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孙子兵法》中,无论是“知已知彼”“五事七计”还是“全争天下”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除此之外,《孙子兵法》在全书运用了一百多个对立统一的概念,如彼已、众寡、虚实、勇怯、文武赏罚等,这些概念所作的判断与论述又有两百多次。《孙子兵法》中的这些辩证法思想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领先于世界诸多国家。

(四)对管理决策的启示

管理决策这部分主要探讨两个方面,即“上兵伐谋”的决策观念与“以利动,利而制权”的决策标准。

1.“上兵伐谋”的决策观念

《孙子兵法》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⑥“上兵伐谋”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管理领域。拿破仑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知己知彼”是“上兵伐谋”的基础。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管理决策的制定者。任何一项决策的制定,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并不是管理主体的主观臆断。那么,要想达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先必须要“知彼知己”。对于管理者来说,在制定决策之前首先必须准确而及时地获取信息,为决策的制定與实施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孙子兵法》认为:“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从道义、将领天时地利、法规、兵力强弱、赏罚分明等方面,综合比较交战双方的优劣势,以此来预测战争的胜负。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作为管理者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全面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才能达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上兵伐谋”的核心。《孙子兵法》提出的“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就是“上兵伐谋”的途径多样,除了军事领域外,还可以用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领域。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几种手段会综合运用。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制人而不致于人”。因此,为了达到管理目的,需要管理者能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谋略制胜的目的。

2.“以利动,利而制权”的决策标准

《孙子兵法》提出:“故日: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⑧可见,孙子对决策的施行是相当谨慎的。他主张管理主体在作出决策前,要对结果进行预判,未雨绸缪,对已方的各种条件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竭尽所能地创造对自己有利的获胜条件,做到有备无患,力求不战则已、战之必胜。管理主体在决策时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能情绪化地制定决策。

三、结语

人事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兵去》中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智慧。它告诉我们,作为党政机关的领导千部应具备智慧、信任、仁义、勇敢、严明等方面的素质;在管理者制定决策之前要有“上兵伐谋”的决策理念和“以利动,利而制权”的决策标准;在具体管理中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知己知彼、五事七计、通权达变”的辩证管理方法,有全局意识,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管理目标。《孙子兵法》的这些管理哲学思想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汲取其精髓,为提高我们国家党政机关干部管理能力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孙武《孙子兵法·计篇》。

②孙武《孙子兵法·九地篇》。

③孙武《孙子兵法·行军篇》。

④孙武《孙子兵法·地形篇》。

⑤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

⑤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⑦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

⑧孙武《孙子兵法·火攻篇》。

参考文献:

[1]刘明非.《孙子兵法》中的领导思想探微[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4

[2]胡岳岷.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丛书[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3]周珊红.《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智慧对现代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启迪[J].东方企业文化,2014(3).

[4]齐国强.《孙子兵法》管理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作者简介:尹志鹏(1981-),女,汉族,黑龙江庆安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启示
《孙子兵法》组歌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格里菲思与《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