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教室“336”互动教学模式的识字教学策略
——以二年级《神奇的“火”》教学为例

2020-10-21陈小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识字教室智慧

陈小琳 赵 静

(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课堂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而识字课堂往往只教学生字、识字,教师教起来枯燥,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促使语文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应用基于“智慧教室”的“336”互动教学模式开展识字教学,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帮助学生轻松愉快识字。“336”互动教学模式(见图1)从“教师、智慧教室、学生”三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自主学习、检测反馈、适疑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云端补救”六个环节入手,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具体过程。下面以部编版二年级《神奇的“火”》识字活动课为例,谈谈基于“336”互动教学模式的识字教学策略。

图1

一、任务驱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课前学习,及时了解学情

任务驱动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任务”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法。以往的语文教学,预习作业检查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逐一检查前一天的预习作业;二是通过当天课堂提问,了解预习学情。第一种方式了解学情慢,无法马上掌握学生的课前情况;第二种方式面对学生面不够广,无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预习情况。可尝试利用智慧教室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神奇的“火”》一课教学中,课前借助福建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人人通“家校帮”推送微课小视频,提出两点预习要求:一是通过微课了解“火”的字源;二是亲子互动,拍摄生活中带有火字旁的字,理解构字奥秘:火字旁的字一般与火和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前的云端自主学习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接收、反馈预习作业,教师能够在课前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平台也为生生互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看到拍摄的生字视频,丰富对生字的感知,加深认识,激发识字兴趣。

(二)课堂前测,调整教学策略

开始上课时用3~5 分钟时间开展诊断性检测,利用智慧教室IRS 互动反馈系统的“即时反馈、高效统计、直观呈现”的优势,迅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例如,在《神奇的“火”》一课中,教师将学生预习中发现的生活中带有“火”字的生字选取部分,推送到学生端,请学生进行归类并说说归类的依据。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生字意思根据火与光分类,已经掌握得很好;但对于火字旁在生字不同部位的形态变化,尤其是“四点底”也是火字的变形,还未理解掌握。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火”字旁在合体字中的规律与书写特点。教师课前应用智慧教室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测试,直观的数据展示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重点,让课堂立足于问题解决,提高课堂效率,也符合学生学习的建构规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合作学习作为336 教学互动模式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智慧教室背景下呈现出独有的优势。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提高。例如,在教学《神奇的“火”》一课时,推送这样一份学习单:

1.请观看微课,根据观察助手:高度、宽窄、笔画,发现变身后的“火”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火字旁时“火”的变化,火字底时“火”的变化。

3.小组交流,发现规律,并做简要记录。

这份学习单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火”字的变化,然后小组交流,发现规律。每个成员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看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再利用Hiteach 智慧课堂系统倒计时功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合作任务;利用书写圈画功能,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圈画出偏旁发生的神奇变化,并把自己的规律写下来。最后把这份学习成果拍照推送到教师端,教师再随机抽取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组织全班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先各自圈画出偏旁发生的变化,简要写下自己发现的规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对组员所圈画的内容进行对比、讨论,在相互补充中启发思考。这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最终呈现的是一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结果:火字在左时,变长变窄,捺也变成点;火字在下时,变短变宽,笔画舒展。其他小组的成员也通过平板电脑上传学习成果,补充:当火字变形为成为四点底时,一点朝左,三点向右。教师在肯定各小组的成果时,相机播放《四点底——我也是火》微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字,最后总结提炼:火字在左时,形态窄长,变捺为点;火字在下时,形态宽短,笔画舒展。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合作学习策略,运用Hiteach 智慧课堂系统实现小组学习单的推送与反馈,小组成员之间分享探究,有效支持课堂互动和对话,延续了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率。学生在多维互动中,汲取他人之长,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法迁移,实现课内外交互

语文书所涵盖的要求学生会认识的字,只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把握,但仅仅依靠课本识字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所能容纳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课外。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识字教学,可以运用学法迁移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识字天地。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这也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需求。例如,在执教《神奇的“火”》一课时,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走进了火字家族,解密了火字家族的奥秘。其实,在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神奇的字,它们在作为偏旁时,位置笔画也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快来找一找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足课本,在规定的时间内,从文中找出生字在作为偏旁时发生的变化,并拍照抢答上传。学生利用Hiteach 智慧课堂系统拍照并及时上传自己的发现,提升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在本册中找到一些生字,如“日”字作为偏旁时,变成“明、音”;“木”字作为偏旁时,变成“林、李、呆”。课后,请学生深入生活,寻找多变的部首,做好记录,拍照上传交流。学生发现“心、示、小、手”等字作为偏旁时,也会发生神奇的变化。通过课后延伸云端补救,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实现空中信息交互。在积极迁移运用、交流体会中,识字过程兴趣盎然,学生在探究中不知不觉拓宽了识字空间。

猜你喜欢

识字教室智慧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