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0-21高天星吴卫兵
张 昊 高天星 吴卫兵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引言
伴随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下,各国在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着全新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将依靠新兴产业的支撑。而新兴产业则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的 “新工科”人才。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再拘于单一学科的纵向发展,而应拓宽视野进行学科交叉复合式培养。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这类高校的培养学生目标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方向,建立适合新兴产业、传统工科与“新工科”互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学科竞赛作为大学课堂教学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纽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力量。教育部在教高【2017】1号文件中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问题强调,应当“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而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培养大批“新工科”人才。
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向
按照国家教育战略的规划,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类型。教育部在2017年天津大学召开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中明确了“新工科”的建设路线,即“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2]。在“新工科”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设定新的方向。
老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应用型高校无论从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科研能力、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若遵循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难有所突破。所以应用型高校应紧抓院校“新”的优势[3]。从管理群体上比较,应用型院校人员构成相对年轻化,思维活跃,创新意识较强,容易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4];从学生群体上比较,应用型院校学生虽然理论水平稍逊一筹,但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强,对依托学科竞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有着比较大优势[5];从师资群体上比较,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占多数,整体创新能力强,与学生互通性较好,指导学科竞赛积极性高[6]。
所以从应用型院校的结构特点分析,此类型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学科竞赛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链接纽带,在解决实际生产的技术难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合理开展系列化的学科竞赛活动,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竞赛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为当前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五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健全课程体系
开展学科竞赛的初衷是对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纵向考查,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横向培养。所以学科竞赛发展的方向应以该竞赛所处的学科作为理论支撑。而大学课堂的理论教学则是学科知识与技能来源的重要支点。因此,狠抓理论教学质量,健全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科竞赛开展的基础作用,是增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信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坚实基石。
以铜陵学院为例,我校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了一批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通识性课程;发掘课程中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与创新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扩充创新创业教材库,学校组织学科带头人,联合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编写了《创业基础》《创业学教程》和《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等教材,这些举措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积淀过程,这需要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进行再学习与深度发掘,但理论教学只能将成熟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同时,单一的授课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在创新层面为学生提供平台。而学科竞赛创办的核心价值正是“创新精神”,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通过梳理学科竞赛门类与特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与巩固,从而激发学生从知识体系中寻找创新点,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状态,并通过竞赛的形式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找到获得感与成就感。
铜陵学院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指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记载系统,并明确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设置10个创新创业学分(其中创新创业实践不少于4学分)。提倡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体系,实现了全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全覆盖,三年来立项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9项,省级319项,支持学生发表论文、著作60多篇(部),学科与技能竞赛作品、发明专利70多个,自主创业10余项。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学校应开辟相应的学科竞赛微信推送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各项学科竞赛开展活动通知,并进行学科竞赛开展进度的实时跟踪报到,最终公布我校大学生在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形成学科竞赛自报名到最终取得成绩的过程公开化,既可以扩大学科竞赛在师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赛事中;也可以加强社会各方面对竞赛过程全监督。
(三)以技能训练为手段,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纽带,由于其核心价值为“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在竞赛中的具体体现为知识、策略与技能的三方融合,一般情况下,学科竞赛的内容是学生面临问题的解决对象,而在竞赛各参赛队员(团队)相互竞争的环境下,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这务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熟练掌握某领域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并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中就促使参赛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技术训练提高自身水平,达到巩固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难题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学科竞赛的同时,加强技术训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铜陵学院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坚持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修订了 《铜陵学院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实施办法》。近年来,学校投入近5000万元,重点建设了虚拟仿真商业社会、金融投资分析、青铜雕塑模型设计制作等创新实验室,工业4.0智能化产品开发创客实验室等5个省级创客实验室和训练中心,校内实验室已达132个,其中与德国知名企业博世力士乐联合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气液电创新中心具有亚洲领先技术水平。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多个,建成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要求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支持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创新实验,支持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学校不断努力,我校广大师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以学科交叉为导向,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笔者在前文中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及的“新工科”概念进行了阐述,“新工科”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大批复合型与创新性的工程科技人才。应用型院校在学科深度发展中与老牌院校相比存在劣势,但是在国家提倡工程教育前提下,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则存在一定优势。学科竞赛的开展与举办多提倡以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横向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学科互融,形成多学科互补,技术互补,最终达成技术创新的新局面。所以应用型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赛的同时,应以学科交叉为导向,鼓励不同专业学生组队参赛,借此达到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我校近年来所获得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统计中,以团队身份参赛的获奖数占获奖总比例近三年来从58.2%上升为66.7%,而跨专业组队参赛的数量占据总参赛数量的87.5%,这进一步说明学科竞赛是以学科交叉为导向。
(五)以成果转化为目的,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学科竞赛目的是通过对实际技术难题的模拟,让大学生进行解决,最终将竞赛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这就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方向。学校应积极推动由指导教师牵头,带领学生科研团队,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由此形成以学促科研,以科研促竞赛,以竞赛促创新,以创新促创业的良性循环。
铜陵学院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对创新创业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大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放式指导服务体系。在校内大力宣传,形成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网络开设创业指南、创业流程、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栏目,内容丰富实用,更新及时,学生点击率高,为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指明发展方向。同时在校内开办各种类型的指导讲座,如创新沙龙、创业展板、成果交流会等活动,发放大学生创业手册,大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营造校园创业文化的浓厚氛围。学校对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服务,涌现了一批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学校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学科竞赛的成果以创业或成果转化的形式进行推广,这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种新模式。
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如何完善创新人才的保障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保障、激励与考核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闭环的重要环节。学科竞赛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在参与过程中耗时长、付出大。为保障教师与学生参赛的热情度,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除物质奖励外,对学生应有相应的学分减免、优先推荐就业、毕业论文免除等政策;对指导教师,应与年度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7]。同时,为保障学科竞赛的参赛质量,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对各教学和培训环节进行监控。最终形成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梯队化;各项教学条件完善化;校内竞赛环境氛围化;学科竞赛经费支持合理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8]。
铜陵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建立校、院二级创新创业工作机构,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形成了以学院、各实践教学单位为实施主体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创新创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业实践;创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训练中心、SYB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工作室、模拟实训中心等;学校出台了《“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暂行办法》《教师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实施办法》,共选派200多名教师赴企业和政府机关挂职锻炼,开展了“产教融合百名专家(博士、教授)企业行”活动,积极推动“一小时人才圈”建设。
图1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五、结论
高等院校发展的根基就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学府的庞大群体,在国家“新工科”战略背景下,如何定位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以学科竞赛为依托,构建了基于理论教学为基础、学科竞赛为载体、创新实践为手段、学科交叉为导向、成果转化为目的的“五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完善了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学促科研,以科研促竞赛,以竞赛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为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