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OS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0-10-21赵美薇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吉奥氟尿嘧啶奥沙利

梁 红, 田 雪, 赵美薇

0 引言

胃癌是一种与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1-2]。患者初期症状与上消化道溃疡相似,因此,通常未引起重视,中期患者将出现上腹不适、疼痛、食欲下降、乏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症状,晚期则可能出现贫血、营养不良以及远端转移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健康[3]。对于晚期,尤其是无法耐受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4]。但由于晚期胃癌患者机体素质往往较差,且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及脏器损伤,患者一般很难承受强烈的化疗[5-7]。因此,选择一种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的化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热点。DOS化疗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是一种新型辅助化疗方案,为探究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选取12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28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确诊;②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具有可测量的病灶;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肺等其他脏器疾病者;②伴有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者;③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及随访方法 对照组给予SOX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第1天,给予患者100 mg/m2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静注,第1~14天给予患者30 mg/m2替吉奥(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50)口服,2次/d,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给予DOS化疗方案:第1天给予患者60 mg/m2多西他赛(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68)静注,奥沙利铂+替吉奥给药方案同上,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休息4周[8]。

1.3 检测方法 观察两组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化疗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对患者进行生理盐水灌肠,收集灌肠排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板包括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将平板置于37 ℃培养箱进行培养,时长为48/72 h,随后选用平板活菌计数法进行鉴定。

1.4 疗效判断 完全缓解(CR)[9]:病灶消失,且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直径总和较治疗前降低≥30%;疾病稳定(SD):病灶最大直径总和较治疗前降低<30%或增加<20%;疾病进展(PD):病灶最大直径总和较治疗前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CR+PR。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化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化疗总有效率为47.0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化疗前后肠道菌群谱数量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谱明显受影响,观察组治疗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双歧杆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95%CI:7.34~8.67),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个月(95%CI:5.04~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0),见图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腹泻、脱发发生率分别为75.00%和86.7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图1 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图

3 讨论

化疗是胃癌尤其是晚期胃癌姑息性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但临床尚未就晚期胃癌化疗方案达成统一标准[10-11]。当前应用最广的化疗方案主要为氟尿嘧啶类+铂类的双药方案及联合蒽环类或紫杉类的三药方案[12-13]。奥沙利铂+替吉奥是双药方案的一种,虽然本方案在安全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疗效较三药方案更低,因此其适用人群范围小[14]。近年来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 FDA批准的胃癌晚期一线三药方案DC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虽然在疗效上具有显著优势,但患者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幅增高,因此,该方案适用人群同样存在一定限制,老年患者通常难以适用本方案[15]。为维持DCF三药方案的疗效优势,并降低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开始通过引入新药来改良这一方案,DOS方案应运而生。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DOS方案所含药物以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及替吉奥为主,其中多西他赛是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16]。本品具有促小管聚合成微管,阻滞其解聚等功能,并以此增强小管数量,促使微管网状结构破坏,抑制细胞有丝分裂[17]。奥沙利铂是二氨环己烷铂类化合物,可与DNA形成交叉联接,进而阻滞DNA复制、转录。本品对卵巢癌、大肠癌具有极高疗效,同时对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也具有较高疗效[18]。替吉奥则是氟尿嘧啶衍生物,内含替加氟、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3种药物,其中替加氟是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可在体内转化为氟尿嘧啶;吉美嘧啶则可抑制替加氟转化成的氟尿嘧啶降解,增强氟尿嘧啶的药效时间;奥替拉西则可抑制肠道黏膜乳清酸核糖转移酶表达,并以此阻滞氟尿嘧啶的磷酸化,进而降低氟尿嘧啶毒副作用[19]。本组研究发现,观察组化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表明DOS方案的疗效高于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提示加用多西他赛的三药方案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晚期胃癌化疗方案。

化疗药物不但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能力,同时还将损伤人体健康细胞,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20-21]。此外,部分化疗药物增加肠通透性,导致肠内菌群移位,进而导致肠道营养吸收功能损伤,甚至引发腹泻[22]。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DOS方案可促进晚期胃癌患者肠内有益菌群恢复,并抑制有害菌群活性,进而维护患者肠道菌群平衡,保护患者肠道功能。但其机制我们尚无结论,分析可能与DOS方案可在一定程度增强患者肝脏功能及免疫功能,进而抑制相关菌群表达有关。随后的不良反应研究显示,观察组腹泻、脱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DOS三药方案具有的毒副反应高于双药方案,这与多西他赛的药物毒性作用密切相关。

姑息性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升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案[23]。因此,患者所用的化疗方案需在疗效及不良反应上达到一个平衡。而本研究发现,DOS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工作中具有极高疗效,并且其不良反应较小,基本可耐受,提示DOS化疗方案或可成为晚期胃癌化疗的主流方案。

综上所述,DOS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但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且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吉奥氟尿嘧啶奥沙利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化疗的不良反应
飞机旅行的幽默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借力广汽 吉奥寻跳跃发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