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20-10-20郑寿连

读天下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摘 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意志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该教学模式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因此不管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案导学;应用策略

一、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学情评估,设计学案

所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首先就必须有学案,才可以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如何设计一份高质量的学案,就必须对现有学情进行评估,按照课标要求设计。班级成员的现有水平肯定是有参差不齐,因此老师在设计学案之前,应了解班上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是学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日后教学的效果。

第二步:分发学案,课前预习

要想使“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学案就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新课之前,就将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督促学生预习,就可以使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对本节课要讲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简单的问题课前就可以消化,有难度的可以自己独立探宄,至于难度更大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有目的的给予更多的精力跟着老师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教学效率大增,不至于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听课。

第三步:课堂展示,合作探究

课堂展示环节是检验课前预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预习所掌握的知识,不仅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形之中也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一种督促。因此老师应当合理机智的利用课堂展示,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可以把知识活学活用。

第四步:教师总结,难点解读

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毕竟有限,学生看待问题也很难全面,因此即使是在学生讨论、分析、交流之后,还是会有一部分问题学生不能解决。因此就需要老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给予详细的讲解,并对本堂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在关键时刻给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客观的知识。

二、 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编制符合学生的高质量学案

一是掌握学情,分析学生。要想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教师除了要了解课标,还应充分了解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编制出的学案才能更符合班级学生使用。二是学案编写不宜过简也不宜过难。编制学案的时候应该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案问题的难度设置也应该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探究解决的问题,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课前预习

导学案在上课前分发给每一个学生或者课堂上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读完目标导学后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模块,对课程有了最基本的理解,为课堂上的问题探究和达标运用模块奠定了基础,学习要求明确,步骤清晰可见。教师由讲解转为引导,课前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学习部分的题一般由两到三个填空题或者填图题,题目的设计都是教材上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导学案的课堂实施部分以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导学模块、反馈与提升模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示、学生点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在问题导学模块设计解决教学重点的题,问题的设计需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问题也是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完成,在反馈提升部分教师设计一个解决教学难点的问题,问题需要层次性,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并小组内合作讨论完成并展示,先让小组内成员点评,然后由教师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即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地理技能和培养了地理核心素养。例如,针对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大部分小组的建议是“建水库、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按常理说这些回答很不错,但有部分小组给出了“淡化海水、避免污染、重复循环利用”等新颖答案。也有小组认为“跨流域调水”,概念模糊,缺乏针对性。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使思路更加清晰,建议更加合理和充满想象,使启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

(四)评价策略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学时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及时的评价学生,课后教师要收集导学案并检测修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对地理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感情。学生互相评价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老师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也教会学生如何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这也是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 结束语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正是切合了这一主动学习的要求,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或与同学协作和探讨解决问题。

參考文献:

[1]何宇.初中地理导学案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地理教育,2017(5):51-52.

[2]李晓晶.导学案在中学地理新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80).

作者简介:

郑寿连,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学案导学”之我见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