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核心问题,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2020-10-20蔡婷婷
摘 要:“核心问题”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能抓住核心问题的特点,从单元语文要素、文章标题、文章的关键词句作为切入点设计课堂提问,使问题优化,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问题;设计策略
一、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一)教师问题多
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提到“教师平均每天要问200~300个问题。”从听课中发现在课堂中教师普遍存在提出问题多,发问频率过高。
(二)思维水平低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大多数属于低层次的回忆性问题、认识性问题占主体,学生需要深层次思考,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少。
(三)学生参与低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呈现越到高年级,学生参与率越低现象。这是因为教师在提问时,问题倾向于少数态度积极学生,其他学生成为观察者的角色,其次,教师缺少正面引导和反馈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降低,逐渐形成消极、懈怠的心理。
综上,笔者认为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能跳出繁杂的问题,设计起主导作用能引导学生思考,提升素养的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 核心问题的特点
李卫东说过“一个好问题可以支撑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核心问题”就是属于好问题。
(一)核心问题应具有融合性
核心问题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高度融合。核心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主线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二)核心问题应具有思维力
一堂好语文课应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金量。核心问题的设计要使思维的过程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学生往知识的深度和宽度进行探究,实现知识建构。
(三)核心问题应具有参与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就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核心问题就是起到把教师、学生、文本紧密联系起来的作用,在思维发散下“百花齐放”引起师生共同探究热情。
(四)核心问题应清晰而简洁
核心问题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要关注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简洁,措辞和语法是否合适。
三、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策略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琐碎,思维水平和学生参与低导致教学低效的现象,教师学会设计核心问题是一个关键。
(一)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引领,使问题指向目标达成
统编教材中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贯穿于整个单元,这样的单元导读就有鲜明的特点和作用。在核心问题设计中可以从单元的语文要素作为切入点。
以统编版语文四上第四单元为例。第四单元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清晰指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神话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明确指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神话故事。这四篇神话故事分别刻画了勇于献身的盘古;坚持不懈的精卫;勇敢无畏,为人类造福的普罗米修斯和女娲;本单元可以紧紧抓住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笔者在执教《盘古开天地》时核心问题设计如下: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起因)
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经过)
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结果)
从课文中你认识到一个怎样的盘古?(感受人物形象)
以上问题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设计,能清晰明确的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小结时进行学法和写法的指导,既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复述能力,又能为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打下基础。
(二)以课文标题为抓手,使问题促进课堂生成
文章题目是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从课文标题入手设计核心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纵观我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题目,除直接点明课文对象的标题,大致还分为这几类:
1. 并列式
如《蝙蝠和雷达》《牛和鹅》《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等。对于并列式的课文标题,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可以抓住两个对象的特点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想对×××说什么?通过让学生绘制表格进行对比或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这样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兴趣,有检索、有分析、有评价能满足不同认知水平需要。
2. 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
如《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等,这类的课文题目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设计核心问题,感受人物品质。
3. 表达课文中心思想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类文章标题可以从质疑文章中心展开。以统编版五上教材《父爱之舟》为例,这一课可以设计“为什么叫作父爱之舟?”“从哪里体现出父爱?”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由此一来,学生通过检索、归纳、交流补充能够发现这条小船是行文线索;依据这一条线索,写了“父亲”和“我”的几个场景:“给我买枇杷吃”“搖船送我上学”“给我做万花筒”“给我铺床”“送我考学”“给我缝补棉被”等,这条小船满载着父亲的期望和爱。所以此类标题可以通过质疑文章主题思想,触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以课文关键词句为突破,使问题紧扣文章主题
课文的主要思想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进行核心问题设计就能紧扣主题。
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天窗》时,抓住关键语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笔者设计核心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到两个场景:一是下雨天大人不让出去玩,二是夜晚被大人催着睡觉时,天窗成为孩子唯一的慰藉。教师再设计“还有哪些时候这小小的天窗会是你唯一的慰藉呢?”学生的回答也是富有多样性:比赛输了的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是,被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这样深入式地对文章中的这一语句进行探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说可以提升学生创造水平也会发现作者把对于天窗的情感寄托在这一句话中,使课堂的语文味更加突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实效,教师的“核心问题”设计能力是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掌握学情使设计的问题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融合,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里学有所获,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聂文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实效性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47.
作者简介:
蔡婷婷,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美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