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江西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研究
2020-10-20黄家海
摘要:为了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江西省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强调大力发展物流业,并计划在2016年实现全省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例比上一年降低0.5%~1%的目标。本文从江西省的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出发,分析江西省物流发展水平现状,基于科学的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法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各指标对各个地市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综合实力排名,发现存在区域差异性情况且较为显著,最后对江西省物流及各地市物流竞争力进行总结。
关键词:物流发展;区域物流;区域竞争力;因子分析法;江西
一、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竞争力研究,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研究体系,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在区域物流竞争力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方面,姚舜(2007)[1]通过对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并结合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比较经济学等理论及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建立了“网状钻石模型”。该模型分为三个层次,共87项指标,较全面地涵盖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但该模型并未通过实际案例的验证,其可实施性有待验证。欧阳小迅等(2010)[4]首先建立了区域物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方差加权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的非线性评价模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指数进行了计量。刘美玉(2013)[2]从六个评价准则出发,提出31个指标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又利用实证数据,具体分析了湖南的物流竞争力水平。江罗凝(2011)[5]运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浙江省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江西2017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西省物流区域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区域性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研究设计
(一)物流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选取
根据查阅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国家统计局和江西省统计年鉴等相关文献,本文选定南昌、九江、上饶、景德镇、宜春、新余、萍乡、鹰潭、抚州、吉安、赣州共计11市级单位作为统计样本,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选取影响江西物流区域差异性的指标:
首先,从区域发展水平上,选取人均GDP(元,X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X2),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X4)指标。
其次,从需求差异力上,选取货运量(万吨,X5),客运量(万人,X6),民用汽车拥有数(辆,X7),邮政业务收入(万元,X8)指标。
从环境差异上,选取公路里程(X9),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X10)。
各影响因素大部分都可以采用量化数据处理,主观评价成分大大降低,因此评价结果更加实际有效。
(二)物流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
目前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分析方法,较多采用的是博弈论、灰色关联度、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本文选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对区域物流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拓展和推广,其核心思想是“降维”,通过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探求观测数据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将变量分为:Xp={X1,X2,X3,X4};{X5,X6,X7,X8};{X9,X10}。
利用因子分析的碎石图(图1)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最优因子的数量。在碎石图中,横坐标表示因子数目,纵坐标表示特征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特征跟都比较大,第一个因子人均GDP的特征值约4.5,第二个因子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特征值约为3.5,第三个因子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特征值接近1,从第四个开始,因子的特征值都小于1且接近0,连线也变得较平缓。前三个因子对解释变量的贡献最大,后四个因子对解释变量的贡献非常小。
(五)结果分析
通过表(6)可以看出,各个公共因子的排名顺序并不固定,结合旋转载荷矩阵(表4),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物流进行简要分析。
公共因子F1,南昌市得分最高,因子值为2.04远高于其他因子,这是因为南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生产总值远远高于其他地市,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物流需求大,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
公共因子F2,得分排名前列的是南昌、萍乡、新余、景德镇,南昌市城镇化率高,城市居民人均收入高,萍乡、新余、景德镇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也较高,但是景德镇在综合排名中出于落后地位,这与景德镇综合物流发展环境有关。虽然景德镇市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二十四个文化名城之一,但是受地理位置限制,地区生产总值较低,通讯产业不够发达,区域内的经济也主要依托陶瓷产业,没有其他工业产业作为依托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现代物流的发展相对缓慢。
公共因子F3,南昌、九江、上饶排名前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区域面积较大,公路覆盖率高,且区域内人口较多,拥有的通讯设备等物流基础设施相对高于其他地市,如南昌市交通网较密集;九江市水运较发达等。
根据综合排名分析物流竞争力,把11的地市归为三类:
第一类城市为南昌,综合因子得分最高居首位。南昌市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不仅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且在交通运输区位方面,有连接长江的赣江穿城而过,水运便捷:京九线、浙赣线交汇于向塘,铁路运输相对发达,加上省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这些为江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文化方面,南昌市作为江西的科技文化中心,有46所高等院校为其提供人才与科研支持。这一系列的优势是南昌区域物流发展较快的基础。
第二类城市为九江、上饶、赣州、萍乡四市,综合因子得分位居2~5,这类城市第二个公共因子的得分相对来说低于南昌,但又高于其他地市,反映了该类城市居民购买力强,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第三类城市为吉安、新余、宜春、景德镇、鹰潭、抚州,综合因子得分位居6~11名,这类城市不论是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是交通运输也发展方面都要进一步挖掘,缩小与其他地区物流能力的差距。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分析江西省11个地市的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已经得到的三个公共因子,利用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并分类。聚类分析是将个体或对象分类,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对象的相似性更强,目的在于使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通过SPSS25.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树状聚类图,如图2所示。
分析图表可对11个地市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分类,南昌物流综合水平远远超过其他地市,自成一类,赣州、九江、上饶、宜春、新余、吉安、萍乡为一类,鹰潭、景德镇、抚州、为一类。
四、研究结论
本文章分析表明江西省各地级市物流区域差异性显著,根据江西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江西各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物流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系统性和科学性地将指标归为三大类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主成分计算因子得分,客观地分析出区域物流竞争力不均衡发展的结果,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指标进一步分析,更加科学直观地展现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后对为江西省区域物流协调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实证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经济统计年鉴[Z].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出版社.2018.
[2] 基于區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物流战略规划研究[D].柴燃.浙江工业大学.2012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构建[J].潘永明,米冠旭.中国农机化,2009(4):45-47.
[4]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J].王振锋,王淮东,徐广印等.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5):545-548.
[5] 地区物流竞争力识别体系及动态评估研究[D].牟能冶.西南交通大学.2009
[6] 多元统计分析[M].何晓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黄家海(1999.06),男,江西省南昌市人,汉族,本科在读,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