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建设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2020-10-20杨春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幼儿园

杨春梅

摘 要:幼儿园是社会人才培養的重要根据地,是人才的各项综合素质启蒙发展的挂关键。因此,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适时督促其系列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进行,以此帮助提高幼儿建设发展水平。本文旨在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以及培养幼儿健康健全人格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幼儿园 师德建设 幼儿健全人格 培养办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具体要求也逐渐严苛。所以,教育行业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特征,切实从幼儿园的建设革新抓起,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德建设,优化管理制度,从多方面入手,以此帮助提高其实际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为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幼儿发展时期对其进行全面健康的人格教育,是培养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措施,也是使其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1]

一、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幼儿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进行的核心组织者,也是践行幼儿园办学理念的关键。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师德水平,都会对其实际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还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形成阻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儿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自身德育水平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推动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建设活动开展进行,进而对幼儿起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其健康健全人格发展。幼儿园是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孩子系统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也是其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特征的重要精神文明培养驻地。幼儿园教师身上担负着重要育人任务,所以他们的道德素养是切实影响每位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教学单位应正确认识到教师师德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师德建设,采取高效办法及途径,推动幼儿教育发展进程发展,促进幼儿教学活动全面开展进行。[2]

二、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提高教师认知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幼儿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对幼儿教育者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水平,是高效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后续全面教育活动有序开展进行的关键。幼儿教育单位应适时组织教师培训活动,让其对教师道德规范及教学要求进行深刻学习,也能及时将先进教学理念灌输给他们,让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来创新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幼儿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帮助提高幼儿全面发展水平。全面加强幼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建设,督促提高其教学专业性,使得教师具有全面健康的教学观念,感受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进而更加科学合理的树立各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开展指导教学活动。幼儿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教师顺利其发展规律进行阶段适应性教学,对学生循循善诱,不仅能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建设,也能有效提高实际教学质量水平。[3]

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师德建设机制。科学的制度是规范管理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督促教师系列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教学单位在对教师进行师德建设时,应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此督促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高效有序开展进行。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是外界推动力,是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其实际工作活动进行管束。幼儿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组织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对其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此,适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能够有效帮助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增强其教学实力。幼儿单位再根据教师的考核成绩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让教师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高质量高效率育人工作的开展进行。

三、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具体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主要活动范围为幼儿园和家庭,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幼儿教师在实际对其进行教育教学时,应适时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一方面能够帮助降低其学习抵触心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教学实用性。幼儿通过参与生活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培养了一定的健康卫生意识,这对其后续综合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意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是满足幼儿基本生理发展需要的根本,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4]

例如,年龄较小的幼儿还没有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教师在组织孩子们一起吃饭时,可以说:“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都是怎么吃饭的,孩子们模仿给老师看好不好”,在幼儿完成一个模仿动作之后,教师可以再对其进行反复的鼓励引导,以此帮助幼儿对该项行为产生记忆。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鼓励是推动其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督促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

2.在具体教学内容中掺杂品行教育。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只包括行为习惯指导,也包括一定的科学文化教学。因此,教师适时在学科教学中掺杂品德教育,能在有效巩固幼儿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锻炼其德育品行,进而推动幼儿健全人格养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美术绘画教学培养孩子的认真、耐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数学启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也能通过语文学习,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的碰撞,进而领悟其中蕴含的德育知识。在幼儿园阶段对人才进行全面培养,是帮助其人格健康健全发展的重要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是人才培养整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启发人才各项基本素质和健全人才发展进步的关键。在社会各界提高对幼儿园教育重视程度的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加强自身建设,以此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切实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且人格发育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帅帅.吉林省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21-25.

[2]董慧芳.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师德规范建设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25.

[3]于言.论幼儿的人格培养[J].才智,2019(21):15.

[4]杨丽珠,高毓婉,孙岩,赵南.幼儿健全人格何以养成——基于全国教育现场实验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9,40(07):111-124.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从师德现状看师德培养建设“供给侧改革”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