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素养:青少年报刊转型发展新视野

2020-10-20金光风

都市人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记者团志愿广州

金光风

当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素质能力教育,主要目的是引导少年儿童关注课本外的大千世界,帮助孩子在观察中形成思考的习惯,在实践中增长各方面的才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十年前,在广州共青团指导下,广州青年报社、《都市人》杂志以广州亚运会契机,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认识社会的新窗口、素质教育的新舞台,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受益终身的体验教育平台,并将这期间探索的经验运用到后亚运时期报社的转型发展,为全国青少年报刊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一、亚运志愿全媒体构建背景

北京奥运会期间,170万名志愿者参与赛会和社区服务,他们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中外游客的广泛称赞,成为运动员之外的最亮丽的风景,被称为最完美的“中国名片”。上海世博会期间,60余万“小白菜”在炎热的天气下为数千万中外游客服务,成为“最可爱的人”。回顾赛事,在这些志愿者的背后,由媒体组成的立体传播网络业,对于志愿服务带来的社会效应”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亚运会参赛项目、人数和场馆规模均超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人数当时预计达到59万,治安与社区志愿者将近百万,因此志愿者工作是一项非要庞大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志愿宣传,不仅仅要围绕志愿者招募、培训、上岗等工作方面的报道,还要用志愿者事迹、志愿精神来带动整个社会对亚运和志愿事业的支持。关键问题是,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结果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与赛事组织指挥系统有机融合的传播模式。

(一)对于亚运志愿全媒体的思考与布局

那么,如何在大型赛事的志愿者传播上取得突破?我们参照现代媒体运作的最新成果、结合志愿服务的宣传特点,提出了志愿服务全媒体。当时基于以下几个思考:

一是充分尊重志愿者群体年青化的特点,挖掘他们媒介消费取向。青年人目前使用传媒手段日趋多元化,特别是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非常普及。传统的报刊类媒体形式,已无法满足年青人使用媒介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在志愿者宣传中加大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充分占领青年人新媒体的宣传阵地;

二是充分利用志愿者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体形式,实现志愿者新闻信息传播效率的最大化。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手机报、网站、博客、微博,后来还包括了分众传媒、校园校报广播站、宣传栏、海报等。我们设想了志愿者一天可能接触媒介的所有形式,然后将我们的志愿信息,发布到志愿者可能接触到的媒体,让志愿者新闻宣传信息无处不在;

三是充分利用了自媒体的方式,利用新兴媒体互动性、参与性强的特点,让志愿者利用全媒体自我宣传,我志愿、我报道,使志愿全媒体的宣传本身成为志愿服务的有机部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利用志愿者全媒体向身边的人、向社会宣传志愿精神,使每个志愿者成为志愿精神宣传员,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全媒体的设计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相对于大众传播,志愿者全媒体是志愿者自己的媒体,由于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作用,志愿者参与性强,使得志愿者全媒体成为志愿者专属媒体。百万志愿者利用全媒体宣传志愿精神,这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而且志愿者媒体还成为大众媒体获得新闻信息源的重要渠道。志愿者全媒体在志愿者部宣传策划部的领导和策划下,起到了的供信息、引導大众舆论的作用。

(二)亚运全媒体的构建过程

构建亚运志愿全媒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项工作都是根据整个亚运工作节奏推进。同时,作为首次提出全媒体概念,很多执行细节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调整、总结、完善。总的说来,全媒体的推进是以团市委机关报——《广州青年报》系列周刊和《都市人》杂志为基础,以亚运小记者站和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建立为起点,首先搭建起一支覆盖大中小学的新闻志愿者队伍,然后相继启动了《志愿者》专刊、《广州青年报·亚运先锋》专版,以及手机报、网站等新媒体,直至亚运志愿者新闻中心的正式启动,最终搭建一个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社会关注度高的立体传播平台。

为了配合推进全媒体战略,从2009年底开始,广州青年报对报纸版面进行了改版规划,分别在《前程·团训》周刊、《新绿校园》周刊、《都市人·成长》开辟“志愿时空”和“亚运小记者”专版,对各级团委系统志愿者活动以及小记者活动进行报道;同时,为了更好统筹志愿者宣传工作,报社新设了志愿者编辑部,管理全媒体新闻内容、采编队伍以及重大活动。

2009年8月,广州青年报受亚组委委托编辑出版志愿者官方会刊《志愿者》专刊(月刊),12月,广州青年报承担编辑《志愿者手机报》,每周两次向全部注册志愿者发送最新的志愿者活动、政策和知识。随后,广州青年报又负责《亚运先锋》的试刊工作以及“亚运志愿者社区”建设工作。2010年5月26日,《广州青年报·亚运先锋》隆重创刊,6月23日,亚运志愿者新闻中心揭牌。由此,一个以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百万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整合了各方资源,开创了以全国第一份志愿者报《广州青年报·亚运先锋》为核心,包括亚运志愿者官方会刊《志愿者》专刊、志愿者手机报、青年视窗网站、亚运志愿者新闻中心、亚运志愿者社区、博客群为一体的全国第一个志愿者宣传的全媒体平台正式形成。

(三)亚运志愿全媒体的队伍搭建及实践

早在2008年,在广州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指导下,广州青年报社和《都市人》杂志就推出旨在从小提升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读写采编能力的成长小记者,在广州及珠三角知名中小学建立成长小记者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小记者活动,成为学校德育教育和第二课堂的新亮点。随着亚运会的到来,为了在青少年中间深入推广志愿服务理念,为广大青少年指引一条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宣传亚运、传播亚运会志愿服务精神的新模式,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全面推动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人人齐参与、迎接亚运会的良好社会氛围。2009年10月,第16届亚组委志愿者部、广州共青团、市学联、市少工委于共同提出“亚运小记者”的概念,并于同年11月8日正式成立“亚运小记者团”,在原来成长小记者基础上,面向大中小学扩大规模招聘了万名小记者和通讯社社员,先后在全市100所中小学、54所高校、35所中职学校、30个基层团委和25个民间志愿者组织建立亚运小记者站和志愿者通讯社,培训了近10000名小记者。

为了能够给予通讯社和小记者成员更多锻炼机会,保证志愿全媒体的有效运行,广州青年报先后策划了声势浩大的“亚运小记者走进场馆、走进企业系列体验”、“短新闻大赛”、“亚运志愿精神百校行”、“亚运助威操”等大型活动,以及团队拓展和新闻采编系列培训,收到了显著成效,为保证赛会期间宣传提供了保障。

全媒体还首次提出“我志愿,我报道”、“人人都是新闻人”的全新理念,让每个志愿者成为志愿精神的传播者,进而通过自媒体影响全社会。这一理念受到志愿者的高度认同,也调动了各界与志愿全媒体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广州亚运会期间,志愿全媒体平台出版了28期《广州青年报·亚运先锋》、18期亚运《志愿者》专刊、64期亚运志愿者手机报、40余份亚运场馆报,在网站发布了2万篇新闻稿件,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受众达到1亿人次,为亚运会志愿者宣传工作的成功开展和营造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二、亚运小记者实践和志愿全媒体的探索与启发

基于广州青年报和都市人杂志团队搭建起来的亚运志愿全媒体,以及开展的小记者实践活动,不仅为亚运会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对广州青年报社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青少年报刊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通过“平台+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认识媒介、学习媒介、运用媒介,达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这对青少年报刊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功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经验。

做亚运会志愿者是广大民众参与亚运、服务亚运、支持亚运的有效途径,广大青少年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心愿,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亚运会为广州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来自四方的宾朋介绍羊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亚运小记者团、亚运志愿者通讯社,广泛以“小记者”的视角和身份,宣传报道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的人和事,以相对宽泛的报名条件和良好的公益形象,逐渐成为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一个良好平台,“小记者”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通过这些体验活动,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均得到全面提升。比如:亚运小记者走进广东海事局、广州血液中心等单位进行采访报道,不仅了解到与水警和血液相关的基本知识,还感受到这些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辛苦以及坚守岗位的优良品德。广大青少年在参与社会实践时对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进一步坚定了服务社会的信念。这正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目标所在。

(二)通过大规模参与国际性重大赛事服务活动,开阔了青少年视野,提升了青少年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探索出青少年体验式教育新模式,为青少年报刊生存和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径。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体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成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的新尝试。亚运小记者以宣传亚运、参与亚运的形式体验社会活动,与之前的社会实践有着极大的不同。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均以符合青少年需求为前提,采取体验式教育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吸引了广大青少年朋友争当亚运小记者。他们通过亲身经历的一线采访和体验,了解社会各行各业在服务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的备战情况、感人事迹,近距离接触了平时生活中难以接近的国家、省、市级领导和社会名人,充分锻炼和提高了青少年与人沟通、随机应变、写作、摄影等方面的能力,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增强了青少年的自信心,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验。由此,广州青年报社找到了青少年的新需求,为后续发展积累非常有益的经验。

(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志愿者管理模式,为青少年报刊融媒体转型进行了有益尝试。

亚运小记者团采取市、区(县)两级分工负责的工作模式,建立中心团队及分中心、分站团队,进行层级管理及干部任免。在亚运会志愿服務活动的实践中,管理层完善了亚运小记者的招募、培训、管理、保障、激励、转化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及团队管理制度,充分检验和强化了各级亚运小记者团的统筹协调和落实执行能力,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亚运小记者团的长期有效机制,稳步推进青少年宣传队伍的建立及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日常化和制度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亚运小记者团也成为广大青少年充分展示其热心服务大众和创造能力的舞台,尤其是通过网络建立的亚运小记者团官方网站及管理系统、QQ群、博客圈等亚运小记者工作的辅助管理手段,也极大地契合了现代青少年的日常沟通联络习惯。因此,亚运小记者团的活动及工作自开展以来,就不断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自主参与,尤其是吸引了许多优秀青少年干部骨干积极参与。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更是以完善的部门设置、明确的人员分工、有效的层级结构成功克服了人员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能保障、培训难度大等团队管理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亚运志愿全媒体的采编、发行工作,并充分验证了这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亚运小记者和志愿者全媒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和融媒体转型上进行了早期探索,这些为广州青年报社后期转型打下良好基础。

在广州亚运会后,亚运志愿全媒体转化为广青全媒体,亚运志愿者新闻中心转化为广青网,亚运志愿者通讯社更名为广州志愿者通讯社,亚运小记者团更名为红领巾成长小记者团,并一直沿用当初建立起来的有效管理机制,不断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鼓与呼,为广州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记者团志愿广州
The Price of Beauty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美国白宫记者团被蝉“劫机”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小记者、小科学家找到组织了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培养传媒未来人才的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