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0-10-20陈盈
陈盈
【摘要】 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变革。语文科目传承着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并且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语文这门学科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越来越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对语文这门学科上的学习略有欠缺,导致自己语文成绩平平,进而影响了自己对语文这门学科后期的学习。对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群体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进行详细的说明。希望以此为教师群体提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学生提供更高,更有效地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高效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57-01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初中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间的过渡者,所担任的角色更是极为重要。而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的好与否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更多的体现在学生对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学生对这门学科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以及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还有部分的学生因为对课堂不感兴趣,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不够理想。教师这时候應主动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教学上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引导学上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文化,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视野。本文将列举三个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为学生们在接下来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奠定基础。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
在整个初中的学习阶段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固然重要,可有时学习中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学生去自我探究。作为教师,为了充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在课后给学生们布置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相关的问题,或是提醒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新内容。这样上课前学生们会对教师上课要讲的知识点有了大体了解,学生通过课后对学习知识的巩固与对新知识点的预习,对知识点的了解会更加透彻,对自己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也会更有帮助。
例如,在讲述《木兰诗》这篇课文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所表述的意思不是很明白,教师在此时就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小问题,去提问学生,让学生们去积极的讨论,积极的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能对课文有深入了解,而不是只了解课文表面上的知识。通过此方法使学生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由此,语文教学的效果也会显著增加。
二、多媒体运用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法。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课文内容感到枯燥的现象。而教师多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等,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尤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与语文课本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欢快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上去,在语文课程上的努力便会更多,从而对自身语文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多媒体也会直观的传递给学生们教师要讲的知识点,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第三单元《钱塘湖春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大意的了解并不是很多。这时教师可以在讲述完课本知识之后再运用多媒体,来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学习,通过有趣的图片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大意解释,让学生们对雷达有了大体了解。再通过幻灯片的放映对作者在写作这首诗时的背景、想法及这首诗的含义等等来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此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在语文课上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牢固,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课堂效率。
三、教师课前备课课后总结,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现在课堂效果的好与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已经十分透彻,那么上课时给学生所讲授的知识会更加透彻,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在课后,教师要善于总结,总结这一节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后要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出现,并将上课内容反复揣摩,力求上课效果达到最好。学生在课堂上之前就应对教师要讲的进行预习,这样上课时才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课下应将教师所讲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例如,在讲述《黄河颂》时,学教师在上课前就应该做好对这节课的备课、预习。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以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保证课堂效率。而教师在课后应反思在课上是否提醒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是否将自己准备好的课文知识都传授给了学生,是否强调上课的纪律要求。学生在课前也应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对课文意思有个大体的了解。在课后时间对教师所划的重点句子进行复习,保证对重点知识的巩固掌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上想要达到高效,不能只靠教师本身,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性及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语文知识,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多预习、多复习,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思维跟着老师走,不开小差。课下将老师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再次去深入了解课文。学生与老师共同努力,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 参 考 文 献 ]
[1]陈国军.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J].名师在线,2019(33):46-47.
[2]王子旭.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