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整体语言教学法在中学名著阅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020-10-20袁华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5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学语文策略

袁华清

内容摘要:名著学习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应试都十分重要,引入整体语言教学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名著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老师和学生、应试和育人、学校和社会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名著效果,关键是相关各方应当解放思想,共同努力,保障名著教学在中学的顺利推进和持续增效,为大国公民、中华学子注入更多更强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名著阅读,策略,中学语文

经典名著的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受应试教育、碎片化阅读、学时压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名著阅读在中学教育中并没有系统的实施,甚至沦为配料难以为继。本文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尤其是组织名著阅读的过程,在分析名著阅读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就全面引入整体语言教学理念,系统简要精准实施名著阅读教学作一些探索,提出一些路径和方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名著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人类文明的发展,后人接受前人成果,最基本途径就是阅读前人的作品。名著是人类千锤百炼、代代相传的最有价值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最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作品。经典名著往往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对人类发展具有长期指导作用。阅读名著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思想的最基本手段。对于中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名著提升语言能力乃至学习能力、生存能力都十分重要。更多地阅读名著,深读名著,不仅是中学语文教与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促进中学生成长的基本措施。

中学语文教育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应试的过程,后者所占的比重客观上仍非常大。就育人而言,有序地、有效地多读、深读一些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增加中学生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深切体会大家在语言背后的深邃思想,为自己鉴古读今、研判时事提供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核心基础。这种功效绝不是只做阅读题目或看电视、读网文、浏览“大众小说”就能实现的。就应试而言,组织名著阅读教学,常常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心有往而时不济,最终更多简化成了题目导向式阅读、点穴打击式阅读,知其细节而不识其全貌,与阅读助力人生的初衷相去甚远。一些学校的名著阅读已经沦为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兴趣课”,偏理科的班级除了应试必需的几篇经典之外,被数理化挤占后的语文教学已经学时不足,名著阅读更是变成了课外阅读。沉重的学习压力挤压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对经典阅读后应当产生的美感毫无知觉,对偶而粗读的经典文本难以进行理性的思辨。

當前,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斗争形势,培养更具中国素养的时代新人,需要我们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组织中学生在阅读越来越快餐化、碎片化的网络时代通过名著阅读教学而增强文化自信,真正立德立人,有效地巩固学科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塑造人文精神;特别是那些要走文科化职业路径的学生,没有饱读经典的过程,就没有敬业立业的文化底蕴。因此,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中学名著阅读教学必须改革。要通过改革更加务实地统筹应试和育人两个目标,实现更高效更系统的阅读,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投入实现双赢的目标。

二、引入整体语言教学理念推动名著阅读教学顺势解结提效

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强调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听、说、读、写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教学应当从整体入手,不应当肢解成听说读写来零散化传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体语言教学法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有一整套关于教学内容及环境的理论和方法,主张语言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应当从整体到部分,确保每堂语言课都包括听说读写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学习。这给了我们提高中学名著阅读教学质量非常好的启发。统筹名著阅读教育的语文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思维素质教育和品德素质教育等功能,应用整体语言教学法要把整体理念贯穿始终、遍及各部位,真正通过把握整体思想、文路、手法、知识来促进局部内容的更深刻、更迅捷、更牢固掌握,有效满足应试和育人的双重需求。重点要突出三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与局部深攻。

一是突出名著的渊源教学。名著之所以能流传千年而魅力不减,根本在于它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蕴含了世代可用的思想和方法,几乎其中每一章、每一段、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词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人生经历、特定的行业历程密切相关。因此,名著教学再省也不能省掉渊源教学这个环节。要跳出名著讲名著,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名著所涉及的行业背景讲清楚,让中学生清楚地知道名著为什么而写、表达了什么思想、反映了什么现实、想给当时及后来的读者什么启发。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学生分析名著中的点滴细节,回答名著相关的题目,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是突出名著的整体艺术教学。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是靠其中某一个情节、某一些章节而成功的,其整体的文学艺术是成功的根本原因。没有整体就没有局部。对名著的艺术技巧的把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也不能以局部代表整体,要组织学生学习掌握名著的整体表达艺术,包括贯穿通篇的主线、前后左右的关系织造、情节的安排、语言的风格,甚至抗争的艺术。只有让学生更多地从整体上把握了名著的艺术性、技巧性、方法性,才能更好地学到有用的语文技巧、语文知识。

三是突出名著的历史应用教学。名著流传千年,说名著、论名著、用名著也层出不穷,也是一个继承和弘扬名著的过程。强调整体性推进名著教学,要高度重视名著后的历史应用情况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后人是如何理解和应用名著资源、名著财富的。当然这需要教师做更多的特别努力,要尽可能地去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出教学内容,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案例教学,名著不是静止的,它从问世以后会伴随着人们的利用而波动起伏,比如《红楼梦》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产生了很多应用成果。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学习把名著变成伴随自己成长甚至终生的伴侣。

三、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整体语言教学策略应用

一是坚持从整体到局部,改进名著教和学的方法。中学生时间有限,留给名著阅读的时间更有限,不可能象普通人那样悠闲自得的一书在手漫不经心,在教和学两端都要做好整体把握、局部精读的努力和引导,要让中学生快速有效地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明确一些篇目,引导中学生反复深入地研读,最终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实现对经典内容的深刻了解,对经典手法的精确把握。

二是强化激励考核引导,提高名著阅读整体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识到位了才会有行动。名著阅读效果的显现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滞后性,整体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新的更高更难的要求,需要一个压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想方设法使名著阅读成为中学语文教和学的重要方式。要晓之以理,让师生充分认识到整体教学法下的名著阅读让学生受益终身,让教师教有路径、育有效果。

三是纳入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整体,在制度上予以保障。要从名著阅读事关重大的高度出发,在主管部门、学校及课程相关标准中明确规定名著阅读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采取切实有硬性措施保障名著阅读教学不仅自身要整体有效开展,而且要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整体、融入学校教育整体。要督促语文教师首先成为名著阅读和利用的典范,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让他们成为名著经典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严防他们带头轻视并放弃名著经典。

总而言之,名著学习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应试都十分重要,引入整体语言教学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把名著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老师和学生、应试和育人、学校和社会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名著效果,相关各方应当解放思想,共同努力,保障名著教学在中学的顺利推进和持续增效,为大国公民、中华学子注入更多更强的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徐亮.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2019(13),P302-302.

[2]林晓兰.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9(9),P0105.

[3]梁汉强.试论名著阅读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8(2),P10-11.

[4]翟永明.名著阅读与中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教师,2011(15),P53-56.

[5]李彩香.谈谈整体语言教学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6),P83.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中学语文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