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文能力培养的整体性
2020-10-20蓝冬梅
蓝冬梅
摘要:长期以来,不单语文,任何一门语言,都存在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会说不会写,会写不会说,现实中此种现象何其之多!不少人一辈子运用母语,却不能很好地掌握它。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如果把语文能力作为一个大系统,那么,阅读、写作、说话、视听就是它的子系统。
关健词:听说读写;培养语感;创新思维
一、听说读写同时并重
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这番话说明听说读写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应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系统来加以重视。
现实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往往厚读书而薄听说,使自己的语文能力系统不成其完整的系统。其实,听说训练应贯穿于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求学过程,训练则通过组织讨论,辩沦、演讲、演剧等形式来进行,从而使我们的听说能力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二、听说读写的核心是培养语感
学习音乐要培养乐感,学习语文要培养语感。听说读写四大语言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四大组成部分,其有机联系是什么?就是语感。语感足贯穿听说读写的主线。
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知能力。叶圣陶在《写作漫谈中》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吕淑湘也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中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里。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主要指涉及听说能力的“语音感”和涉及读者的“语义感”。因此,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贯穿语感训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培养语感的经验之谈。我们平常说,某人的那句话听着别扭或者话中有话,这主要指听话人的语感较强,我们抓住了语感,就抓住了听说读写的语感较强,我们抓住了语感,就抓住了所说读写的“牛鼻子”。语感
培养起来了,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也就不远了。
三、语文能力是语文知识的整合与升华
培养同学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语文科的工具性和技能性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语文科被誉为“民族素质奠基工程”,是技能性强,应用性较广的学科。知识是重要的,它是发展技能的前提,但就语文技能,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语文知识,一个学了语文知识,知道了理解和表达的道理,却读不懂应该读的文字材料,写不出应写出的文章,或语音错误明显或文字“百”字迭出,就不能说他学好了语文。我们的语文学习不能再“重知轻能”,一味地沉溺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要注重语文科的工具性,技能性,要着限于培养自身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本人在教学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现将其中若干点浅谈如下:
1、大力推广普通话,培养语感
一个人是否使用普通话代表着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而一个国家普通话的推广范围,则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农村缺乏语言环境,陈旧观念使然,推广普通话,难度较大。“星期天,小明叫我去上书峰玩,合适我也想去,就说:你说去就来去。”“回家的路十分不好走,工程队的人正在扩路。我坐在一轿土狗子上,屁股都得痛了。”以上是笔者从学生周记中摘录下来的句子。类似这样不通用,不规范的语言,学生作文中比比皆是。(笔者任教学校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比起城市的孩子来学习语文相对难一些。其原因除了见识和阅读课外书籍相对少些外,在运用口头语言方面,受闽南语的制约是很大因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时相互交流时,普遍年采用本地方言,普通话只用在课堂上,并且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口头表达时仍用方言,甚至有些老师上课时也是满口方言。由于没有平时的普通话口语作基础,到写作时便多了一道程序,即方言翻译成普通话。于是语感较差的学生便出现了类似前面两个例子中词不达意甚至语句不通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中都用普通话与学生相互交流,但课余的时间校园内没有讲普通话的氛围,满耳方言被看作是正常现象,听着顺耳。讲普通话被看作是“打官腔”听了“逆耳”,觉得反常了。这样,想用普通话的人便退缩了。整个校园就形成丁一种看似正常的反常现象。由于练得少,很多学生一旦遇到要用普通表达的场合,便会憋得面红耳赤,语言生硬或结结巴巴,表意不清,不准。我不由得想到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要到相关国家去进修呢?其目的是为了能存相关国家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人际交往,来使自己所学外语发音纯正,二来便是训练自己的外语语感,以便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大力推广普通话,我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堂上或课外都必须用普通话相互交流,如果有谁忘了,周围的同学应及时帮助其纠正,培养了一种讲普通话的氛围,我也常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上台来“说话”。最近,我还真发现同学们的讲普通话的习惯已养成了,而且比刚进校时讲得好多了,我感到很欣慰。学生语感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而语感的好差又与语言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训练学生语感提高语文水平实属必要,而训练学生的语感,不必漂洋过海,不必增加财力,只需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在校内推行就行了。
2、阅读写作双效提升
语文教育专家于漪也很注重“读写双飞。”第一,阅读文章应学会抓精要。就整篇而言,精要之处往往是作者浓笔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语句,重要段落。有的文章表达得比较集中,有的可能散见在各个部分,须归纳,综合。不管如何安排,只要细心阅读琢磨作者在文中的思想轨迹,总能把握得到。例如张洁的《挖荠菜》一文就属前一种,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文中,文末适当地发表议论,表露自己的观点,这正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在,他告诉下一代人要沟通两代人之间的隔膜、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第二,抓住文章的写作特色,张洁的《挖荠菜》全文妙用对比,在新旧社会中表明幸福来之不易,在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情感中运用纵比和横比。各有其妙可以香出两代人思想卜的差距和两代人之间的隔膜。通过对比把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看待苦和乐,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才懂得幸福等重大人生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全文夹叙夹议各有其妙,叙述中浸润着作者真挚朴素的感情,议论中流露作者的感慨和愿望。文章前半部分以记叙为主生动具体地记叙一个“馋Y头”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爱憎、寓有感染力;最后“一个热切的愿望”引发议沦,揭示了童年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章后半部分以议论为主,但也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我明白”,“他们只把这看成一种有趣的游戏”,篇末情不自禁地发表了大段的议论。无论是叙还是议打动读者的都是一个“情”字,我们如同听一位母亲在为我们讲故事,这样同学们既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色,然后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3、激发创新思维,巧对对联,注重实践
由于对联是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同时又颇具文学韵味,所以它能考查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曾在早读时出了个对联题: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立意构思及灵活运用对联知识的能力。这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发给学生充分自由答题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从题目來看,上联是一个很普通的七言对,结构为叠音形容词+动词+名词。学生模仿起来较容易。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字数相等;(2)词牲相对;(3)搭配得当:(4)符合情境。学生看完题目后,“个神采奕奕,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对“缕缕阳光照大地”、“炎炎夏日似火烧”、“年年灾害不饶人”、“细细雨丝润无声”等,显然,这些是不正确的。有对“缕缕阳光照千山”、“阵阵秋风吹五谷”、“皑皑白雪妆千树”等这些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次对联活动应该说是亮点,它题干简洁、叙述亲切、切入合理,要点明确,简而有约,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创新思维,体现了课改的方向。通过这一活动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和灵感的闪现,这让我更相信,只要平时注重积累并能活学活用,要提高语文能力是很快的。
总之,为了改变会说不会写,会写不会说的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创造各种生动的、有趣的情景,把语文交际活动能贯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