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2020-10-20杨招娣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运用探究性学习

杨招娣

摘要:“探究性学习”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理念,对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理性思维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自主意识不够强烈以及忽视合作的重要性等问题。本文将就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就如何促进其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运用

引言

小学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正处于问题提出、知识理解以及问题分析等思维建立的重要时期,而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接下来将就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析,并就如何使探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介绍几种方式或方法,为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而探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提取、了解以及分析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问题分析意识,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另外,探究性学习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探讨问题的难度,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特别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借助资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够强烈

由于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意识形态不同,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投入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应当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主性,增强学习能力。

2.2缺少必要的趣味引导

目前,有很多综合实践的活动项目老套,学生掌握了活动套路,导致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师难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另外,小学生水平有限,難以根据综合实践目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对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有不利的影响。

2.3忽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也不能让学生独立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环境忽视提高学生的合作的重要性,教师把握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独立思考,具有局限性,小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一个人的能力不能更为全面的解决问题,只有重视小组合作,利用小组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3.1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适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死板地进行灌输,未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减少学生因综合实践活动的难度超过本身承受范围而导致的自主性低下等消极因素的影响。

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小小护绿队》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完课堂准备后,提出问题“发现和思考学校绿化存在的问题”然后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的绿化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力气大,不够细心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捡绿化内无法清扫的垃圾,细心,知识储备相对较多的学生针对其他学生捡到的垃圾进行相应的分类,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并解决绿化存在的问题。

3.2增加趣味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气氛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掌握了传统的实践活动项目的规律,参与感会大大降低,缺少充分的活力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应当打破固有的实践活动项目,增加趣味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做情绪的主人》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哆啦A梦》的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到短片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短片的中胖虎为什么打大雄?”,组织同学们展开激烈的探讨,引出本节课课题《做情绪的主人》,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学生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控制愤怒的情绪。通过短片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加深了控制情绪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3创建小组合作的良好氛围,培养探究性学习精神

探究性学习可以借助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和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感悟,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理论相结合,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能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汉字王国》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成语故事表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然后要求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写剧本,进行演绎,表达出成语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能够加深对于汉字的理解,小组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每个同学表述不同的想法,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培养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结:探究性学习对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自主意识,做学习的主人,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身对问题的了解、分析以及总结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建刚.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践行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2):100-101.

[2]高生.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J].基础教育参考,2018(23):77-78.

[3]史莉.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40-41.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运用探究性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导电高分子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运用
探析互动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