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网络环境的德育教育模式

2020-10-20何惠霞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农村地区网络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教育领域方面,与城市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城市地区的小学教育都对德育教育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农村地区仍有一部分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教育应与时俱进,实现有效的完善与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地区;小学德育教育;网络环境

1.引言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消极的影响,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与改革,以此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2.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网络环境的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2.1 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采取陈旧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理念,对德育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和创新的意识。

2.2 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脱离了网络环境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已经逐渐的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冲击。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而现阶段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仍然实施着以往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这就完全脱离了网络时代的教育现状,更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学生道德意识发展的需求。

2.3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非常严重的知行分离的问题。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始终贯彻着人生长、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不仅应传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的机会。但是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的问题,使学生无法将德育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3.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网络环境的德育教育优化策略

3.1 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优化。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便捷,这在丰富了人们信息资源的同时,网络中泛滥的不良思潮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内涵。因此,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应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首先,教师应将网络环境与现行的德育教材进行有效的结合,将教材中一些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处理,并通过与网络中存在的一些案例进行结合,使学生感受的德育教育的时代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应对学生网络环境中个人发展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的融合到德育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多元化教育内容的教育,从多角度、全方位保证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2 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进行优化。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只是单纯的通过课堂讲解、机械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资源和教学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同时也使小学德育的教学形式得到了丰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对德育教育的形式进行积极的优化,以此实现小学德育课堂的多样化,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吸引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引领下,更加深入的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收获到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在动手操作中自主的感受到德育的教育内涵,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

3.3 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进行有效结合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小学德育教学手段的优化。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进行德育教育资源的搜索、整理,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形成德育的教育合力,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總之,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因此,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扬长避短,以此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天琦.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影响探析[J].祖国.2018(23)

[2]黄小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

[3]顾晓琴.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德育的做法分析[J].新课程(上).2018(09)

作者简介: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油溪镇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二十五年班主任工作。何惠霞,1977.5.20,女,汉,广东河源连平,本科,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农村小学生的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农村地区网络环境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思考
让生命绽放笑靥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