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2020-10-20唐丽梅
唐丽梅
摘要:素质教育的理念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从语文阅读开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按照自己一贯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演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者,语文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下。在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中,语文课堂开始对主题式阅读模式进行应用,明显提升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式阅读教学 设计研究
分类号:G623.2
语文学习主要是以形象的思维模式进行接受知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新颖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强化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情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主题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的作用
1.1提高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概括能力
语文学习是要讲求一定的方法的,教师在进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对语文信息的概括能力是最主要的任务。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语文主题阅读式教学,不仅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巩固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阅读技巧,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1.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对语文主题式阅读的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对主题式阅读进行纵深的探索,总结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与主题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规划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用生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只有兴趣被开发出来,学生才能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读完一整本书。但有些语文教师却断章取义,按照自己惯有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教学,在这样毫无新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僵化,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学习效率难免低下。而应用主题式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转化和吸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主题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教师选题要正确
教师对阅读主题的选择,直接影响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生是知识启蒙的阶段,其阅读能力和对信息的归纳能力都很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在选择阅读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的主题要通俗易懂,注重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第二要做到主题清晰,不能不伦不类,如果想突出风景,就不要涉及其他内容的事件;第三主题的设立要兼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把阅读学习的意义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阅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教师根据课文中描寫地震中一对父子发生的感人故事情节,便设立了以“亲情”为主题进行阅读,围绕着亲情进行讨论。
2.2养成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
在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时候,设立恰当的主题后,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完成课程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好的词句进行整理,然后以这些好的词句为参照,引导他们进行课外的精华采集,或是阅读课外书籍或者上网搜索,在融会贯通中做素材积累,为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奠定基础。
2.3诵读经典提升情感认知
阅读经典文章也是主题式阅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领悟经典作品里的人文思想,把学生隐藏着的美好情感激发出来,达到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水准的效果。除了传统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教师也可以将中外名家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如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三国演义》《绿里仙踪》《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阅读中,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更是能够丰富了内心世界,激发了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4读写结合的阅读效果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为了提升写作的水平。主题式阅读可以和写作训练相互促进,在读与写的有效融合中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领悟本文的中心思想。梁启超的这篇新体散文是我国历史上的励志名篇。文章虽短,但内涵丰富,大开大合、铺排比喻使人读后热血沸腾。在与学生进行课文分析后,教师要求每一名写一篇读后感。从自我感受入手,写写当今少年的历史责任与担当,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阅读主题,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课堂对主题式阅读模式的应用,对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还提升了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能力。与此同时,在主题式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语文教师在课堂应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时,选择阅读主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内容合理地延伸拓展,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
[2]宋红丽.浅析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7(30).
[3]李晨.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实施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