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
2020-10-20陈丹娜
陈丹娜
摘要:情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重点关注知识渗透,对情感教育目标重视程度不足,随着教育理念创新,我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因此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也得到认可。本研究尝试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分析情感教学指导方法,以期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189-01
引 言:情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因此在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要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依然是我们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突破、创新的能力,打开高中语文教育新局面。
1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与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之间本来就有一定关联性,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拥有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具备挖掘文本思想主题、价值情感的能力,以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1]。但是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支持,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共鸣[2]。例如,《再别康桥》的文本阅读中,我们首先可以引入作者徐志摩的生平资料,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来,了解文本写作背景,以背景资料为基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化情感体验。
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设计教学方案和规划教学进程都以教材作为基础,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类型的文本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也有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文本类型针对性教学,保证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情感教学目标[3]。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文本阅读中,“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景象描写中体现出来的豪迈情怀[4],是情感渗透的一大要点,借景抒情,说明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而在《故都的秋》的阅读学习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以悲凉的笔触书法内心的悲秋情怀,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景物描写其实并不细致,但是在作者的感叹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变化,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关键词句,如“清”、“ 静”、“ 悲凉”,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基调。
3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朗读教学环节是渗透情感教育目标的关键契机,朗读本身就要求具备一定情感色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停顿、节奏以及语气变化等方式,能够深化情感体验[5]。如《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要引导学生了解演讲发生的背景,作者想要表达自己对与白人平权的渴望,这是美国种族歧视背景下有色人种发出的灵魂深处的呐喊,马丁·路德·金呼吁无种族歧视,政治上,有色人种能够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文化上,希望有色人种和白人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平等受教育权;经济上,能够和白色人种获得同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学生了解这些之后开展朗读活动,在朗读中注入情感,比如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的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这一段是排比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要体现出作者内心强烈对平权的强烈呼吁和渴望,表达和作者的一样的黑人渴望自由与尊重的内心感受。再如,我们也可以应用角色朗读方法,让学生真正扮演文本中的人物,在角色体验中获得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如《雷雨》一课的朗读指导中,文本中的人物特色鲜明,且有大量对白,就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分角色朗读,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让学生体会文本中各角色的悲剧色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实现情感交流目标。
此外,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方法也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古诗词朗诵过程能够让学生深化理解文本内容,文言文教学中也是一样,由于文言文语言理解难度大,很多学生在情感体验上是薄弱点,教师在指导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重点关注朗读指导,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确实是学生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方式。
结 语: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情感教育目标渗透难度比较大,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找到全新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感体验活动中来。本文尝试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渗透的路径展开分析,以期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庆霞.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学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32(09):97-98.
[2]张春.立体感知,无痕情感——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106-107.
[3]庄奇娜.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4):253-255.
[4]赵晓阳.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1(09):348-349.
[5]张洪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6,21(0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