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跟进与指导策略

2020-10-20岑志学

数码设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岑志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后续指导常常不足,一些老师只专注于作文新课的教学设计,而在教学后又没有观察和改进,或者只专注于自身的批改,这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积极寻求有效措施并加强对学生写作活动的后续指导,更好地发扬学生的写作心态,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提高写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跟进指导;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187-01

引 言: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作文的后续指导上多下功夫,及时、科学地做好习作教学的多反馈、勤反思、再设计,多利用“写作个案修正”“习作课实录”“典例分析”“教后小记”等丰富的习作课教学形式,进一步开展写作跟进指导。这样既可使教师积累习作教学经验,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又可指引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习作能力和水平。

1 启迪习作思考,发散习作思维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可以具化为“想到”“想清楚”“想好”三方面的问题。“想到”就是要求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明确认识到自己具体要写的是什么,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叙述的事物。“想清楚”就是要把凌乱的思想和方法条理化。“想好”就是要求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抒发情感时的感受,促使习作思考有所收益,能更好地提升习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习作的跟进指导,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切实做到“想清楚”“想好”。例如,在“我的”这一作文教学中,一个学生写了“我的爸爸”,教师激励他通过关注身边的点滴小事,细致地描述“脾气一向温和的爸爸打我”的事件。在作文中,学生经历了“深深受到伤害”“心中充满了哀怨”“倾心相谈”“我终于明白了爸爸对我的爱”等心理情绪的变化,勇于思考,从而体会到爸爸对他深沉的爱。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习作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习作课的讲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观摩、加强训练。在“我的”作文课堂指导展示中,还有许多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品分享出来。有的学生积极通过写作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深切情感,表达了感恩的情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赞扬;有的学生描写曾经讨厌妈妈让他用写过的作业本当稿纸,抱怨妈妈太小气,如今他读懂了妈妈勤俭节约的美德;还有的学生描述从前不喜欢穿妈妈手织的加长再加长的毛衣,羡慕同学的名牌灰色的高领毛衣,而现在却觉得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是多么的珍贵……学生积极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会了换位思考,细致地思索、回忆、品味着父母亲对他们最朴实的爱,作文的情节生动形象,语言表达自然出彩,心声表达淋漓尽致。

2 增强习作感受,丰富习作情感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生活见识,注重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有益的习作素材。“独特感受”指的是学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区别于他人的真实内心感受,是自主创新意识的情感表现。为丰富学生的习作情感,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通过观察、发现、体验,进而获得感悟。只有学生真正融入生活,参与写作体验和实践,才能做到有感而发、写有所得。

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一次体验活动”单元习作训练时,教师发现班级中的许多学生存在不爱护眼睛的状况,于是适时地设计了“我来当一回盲人”的表演活动。当活动开始时,学生兴致勃勃地走到一楼的楼梯口,将眼睛用布蒙上,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向教室走去。以往非常熟悉的路线现在却因看不见而感觉极为生疏,他们小心翼翼地伸直了双手,用脚尖慢慢地探路,向前摸索着前进……体验活动结束时,他们纷纷抱怨说:“我都看不见路了,就害怕一脚踩空!”“我还以为已经到自己的教室门口了,一不小心,碰到了墙壁,真的好痛!”“我都走错路线了,根本找不到自己教室的门”……借助活动,学生获得了体验,他们参与寫作时就可以有感而发,有利于深化写作情感。

3 巧引多样评改,提升习作素养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灵活引导学生参与自改、互改等评改活动,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习作整体素养。

3.1自评自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评自改活动,这是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剖析、修改、完善作文的重要的成长过程。叶圣陶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因此,在跟进指导习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其中,尝试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教给他们修改习作的方法,让他们细心推敲自己作品中的特色和不足,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充分展示自我风采,张扬个性特质。

3.2互评互改。小学生都富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很喜欢欣赏同学的习作,更喜欢给别人的作品“挑刺儿”。互评互改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路径,能明显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也是一条丰富语文知识、共享写作思路、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互评互改、合作分享”活动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随机负责评改一篇其他同学的习作。每次都有不同的同学作品,他们就更容易产生参与评改活动的新鲜感。通过互评互改,学生发现了同学作品中的突出优点,也认识了其中的不足,并对照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要再次给予适当的总评和归纳,进一步肯定学生的写作成效。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任务和指导的跟进措施是不固定的,始终与日常实践教育相结合,并适当关注学生的问题和素质培训需求,及时解决写作教育问题,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良好得到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建龙.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谢慧.小学中学段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7-8.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