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业务需求的网络通信城域网研究
2020-10-20贾宁马博克
贾宁 马博克
摘要:基于全业务的网络通信要求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因而基于当前及未来全业务城域网的发展需求并由此探讨未来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思路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有意义。
关键词:网络通信;城域网;全业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046-01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人们生产生活中对于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因而如何保障全业务通信服务的传输质量就显得极为的重要。具备全业务运营能力的城域网功能特点表现为:能够支持多种商业模型,满足不同用户不同情况状态下的通信需求;能够有效地支撐和支持各类新研发、新上市软件、应用、游戏、视频等的网络数据传输需求;具备批发型业务能力;具高速连接能力;能够支持QOS并支持QOS的动态调整的实现;可以线上缓存数据;可以并行PON、光纤、SDL、以太网、无线等多类型接入技术;能够实现业务部署和网络管理的分层布置,并能够实现对第三方业务平台的接口开放、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与稳定特性等等[2]。
1 全业务发展的城域网需求
城域网是一种面向用户的能够提供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带有一定的广域网特点的本地应用型公用网络。但随着现代人们使用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相对单一的城域网已经远远不能实现人们的沟通、通信、生活、交流、交易等的需求[3]。
根据全业务的发展特点以及未来人们的需求,全业务通信的发展会逐渐集中在专线和VPN互联业务、WLAN、IPRAN、综合接入业务、家庭网络和IPTV等方面。
如以家庭全业务通信网络需求为例,其普通家庭客户一般需求功能有:
1)通过PPOE/DHCP+/IPOE进行用户认证,提供具备一定安全保障的网络接入服务;
2)为部分用户提供1-3路的IPTV服务;
3)提供具有网络故障保障功能的服务(接入网设置有备份系统)等等。
2 未来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建设思路
统一的面向ALL-IP的承载网络,将现有的城域网与IP城域网进行统一筹划和建设必然是城域传送网未来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在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下,城域网会变成覆盖城市、乡村等大片地区的、能够实现多业务承载和传输、接入的总成[5]。以下结合相关的知识提出我国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建设的基本思路。
未来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建设思路应由OTN和路由器组建核心层,业务接入网关、分组传送网和电信级以太网融合组建成汇聚层,在汇聚层以下设置宽带接入层的整体结构。以下对其主要的核心层、汇聚层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2.1核心层建设思路。以OTN设备组网的核心层,使网络的带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原有SDH的最高网络能力只有10G,按照这个思路组建的传送网可以提供80波、每波40G的带宽,极大地提高了光缆的利用率。
组网模式根据城域网设计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大型城市或地区一般有核心局7至8个,设置有IP专用承载网 、CMNET 的骨干路由器以及核心网分组域设备。城域网的线路资源比较丰富,各核心局所光缆出口方向在3个以上,具备Mesh结构的基础条件。
组网有两种设计方案以实现与现有网络的对接与兼容。其一,现有WDM可以向OTN演进,将原WDM设备替换成OTN设备;其二, 组建新的OTN网络, 利用原有核心节点机房和光缆资源与SDH现网组成双平面。在大型地区或城市城域传送网组网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组网。而相对于一般城市或地区,其核心局相对较少,可设置为2-3个,光缆出口方向一般只有2个,在这种基础结构下很难组成Mesh结构。因而在建设时,可结合光缆网的组织,组建环形网络,实现点到点WDM向OTN的演进。
2.2汇聚层建设思路。城市类型的大小对于整体通信业务的需求量和要求有所不同,因而在未来建设时会有所不同。
如在大型城市或地区,由于其用户数量较多,特别是传统城域传送网汇聚层节点高达几百个的大型城市或地区,利用OTN技术构建城域传送网汇聚层,从而实现数据业务在光纤上长距离传送的实现,由此让人们日益增长的宽带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满足。
而对于其他城市或地区对容量要求相对不够大的地区,利用PTN技术进行组网。PTN技术作为以传送分组业务为主的传送网,能够满足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并提供电信级OAM和保护的分组传送技术。
PTN技术是IP/MPLS、以太网和传送网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采用分组内核传送,具有面向连接的传送特征,可用于多业务的环境,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的优势。
3 结语
论文通过对国内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的调查认为在未来网络通信的发展重点集中在以专线和VPN互联业务、WLAN、IPRAN、综合接入业务、家庭网络和IPTV等方面为代表的全业务网络通信方面,根据相关专业知识对未来全业务城域传送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建设思路进行了研究,为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罗建璟.POTN技术在城域传送网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8(1):78.
[2]孙志勇.5G移动业务OTN承载解决方案[J].中兴通讯技术,2018(1):13-16.
[3]蒋风文.面向2020的移动城域传送网演进策略[J].现代传输,2017(1):63-67.
[4]孙付杰.PTN技术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J].电子测试,2017(2):66-67.
作者简介:贾宁,1986年3月出生,性别:男,汉族,籍贯:吉林公主岭市,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通信自动化。
第二作者:马博克,1986年6月出生,性别:男,汉族,籍贯:吉林吉林市,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通信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