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6马利民
马利民
【摘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实现就属于这一进步的最直观体现,为此本文就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当下传统城域网波分技术的升级与更新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 100G波分 城域网 光功率
前言:随着计算机与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我国民众标配,我国城域网数据流量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原有的城域网波分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民众的网络带宽需要,这就使得现阶段城域网应用的10G波分技术必须进行调整和更新,而为了保证这一调整与更新的较好实现,正是本文就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应用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城域网波分技术的优势
为了较好完成本文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城域网波分技术。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双纤环网是我国当下城域网波分最常见的形式,而这其中还子速率复用设备和子速率复用设备的应用也使得城域网波分本身拥有较高的宽带利用率。对于城域网波分技术来说,其本身具备着组网和升级灵活、易扩展、可靠性较高、成本较低、容量大且业务多等特点[1]。
1、组网和升级灵活。对于城域网波分技术来说,组网和升级灵活是其具备的优势之一,这一优势就使得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较好满足波长路由选择、波长重用等功能的需求。
2、易扩展。对于易扩展这一城域网波分技术的优势来说,这一优势使得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为不同应用和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这就使得其本身的服务质量水平较高。
3、可靠性较高。对于可靠性较高这一城域网波分技术优势来说,光信号通过环节故障几率较低是这一可靠性的最好表现,而这也是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支持自动交换光网络发展的原因所在。
4、成本较低。对于成本较低这一优势来说,这一优势主要源于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实现的电中继费用节约、扩容工序简单,这也是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较好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原因所在。
5、容量大且业务多。除了上述几方面外,容量大且业务多同样属于城域网波分技术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城域网波分技术能够实现不同信号在同一条光纤中的传输。
二、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城域网来说,其本身由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等三部分组成,而100G波分技术主要应用在城域网的骨干层中。随着我国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民众城域网带宽压力不断提升,这就使得城域网骨干层已经迫近网络扩容的临界值,而通过100G波分技术的应用,城域网的数据与传输设备大速率端口的对接就将得以较好实现,这自然就使得城域网能够更好为我国民众提供服务[2]。
2.1 100G波分技术的应用成果
对于100G波分技术来说,其本身在城域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长距离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城域网骨干层的结构简化、远距离高速传输物理效应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对于长距离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来说,这一应用成果的取得需得到100G波分技术中PM-QPSK技术、相干光信号接收技术的综合运用支持;而对于城域网骨干层的结构简化这一应用成果来说,这一成果的取得需要主要是由于相干光接收技术实现的色散补偿模块替代所致;而对于远距离高速传输物理效应问题的解决来说,这一成果主要是由于100G波分技术应用下100G 路由器的部署障碍不复存在所致,这自然使得100G波分技术能够更好服务于城市局域网的改造与升级[3]。
2.2光功率
对于100G波分技术来说,其本身需要在光功率的支持下确定光放大设备的规划配置方案,而这一城域网中100G波分技术的应用实现主要是由于该技术能够结合光纤距离与类型进行线路衰耗率的计算所致。
2.3色散
对于城域网的10G波分技术的应用来说,色散补偿装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10G波分技术改造升级为100G波分技术,这一技术凭借自身的判断功能较好摆脱色散带来的不利影响,这自然就使得100G波分技术本身对于色散要求不高,这也是上文中笔者提到100G波分技术应用能够实现色散补偿模块替代的原因所在[4]。
结论:在本文就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網中应用展开的具体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城域网波分技术的优势、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具体应用,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100G波分技术具备的种种优势,希望这一优势能够得到业界人士的重视,并更好在我国城域网改造升级中实现广泛应用,这对于宽带中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信息化假设的更好展开都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范景祥.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4:74-75.
[2]张云飞.100G波分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3,19:142-143.
[3]李太平.100G波分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04:76.
[4]刘立,宋文轩.100G波分在某地区城域骨干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4,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