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

2020-10-20肖振汉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肖振汉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迫切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然而当下学校教育作用被强化、学生的家庭德育被弱化等问题凸显。如何实现学校与家庭的深度合作,各自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家长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教育;家长;小学生;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得到更加重视,小学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以及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升,在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家庭德育缺失、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认识存在误区、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不畅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德育效果。

这些问题给广大小学教师以警醒:务必要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使双方发挥联动作用,以真正实现“育人”目标。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德育经验,针对“如何有效促进家校深度合作、提升小学生道德修养”这一问题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一、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共育“美德”少年

道德教育重任之一就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小学道德教育现状中,美德教育的责任几乎大部分都在学校老师的身上,而学生家长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少,甚至有的学生家长自身道德修养较低,还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美德的培养。针对此种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并牵手学生家长,共同关注对学生的美德培养。

例如,对小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针对全年级小学生开展“经典文学早读活动”,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文集内涵丰富,而且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朗读与背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悟古人对待长辈的态度,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仿效古人,学会尊敬长辈、关怀家人;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美德教育,这不仅是道法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个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教师要将美德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把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教育专长,在校对小学生开展全方位、多样化的美德教育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求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予以配合。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家长每隔一段日子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诸如学生有什么突出进步、学生态度有哪些转变,以此作为诵读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曾有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以前在家时都是玩手机、看抖音视频,对爷爷奶奶的批评教育还很反感,经常当作没听见一样。自从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早读后,会主动去给爷爷奶奶背诵,有时候还会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活。

二、加強家长言传身教,共育“自律”少年

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和自律道德判断阶段,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此时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个人的良心具有相对的自主权。受认知的影响,小学生对自身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的影响的认识不会那么深刻,而且小学生一般自制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难以很好地控制。因此,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通过他律来培养学生的自律,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必要手段。从教育现状来看,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关注不足。因此,教师与学生家长都要更加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记录表,与学生家长共同记录、实时分享学生表现与行为,如表中记录事项可以有学生的思想动态、上课表现、课下时间表现、与其他同学相处状况、在家表现等多方面内容。这样,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对学生行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进而对学生已发生的不良行为举止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对学生即将可能做出的不良行为更好地做出预判。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家表现出的不良习惯给予家长以更专业的指导与建议。例如,班级里一名小学生经常上课状态不佳,上课经常发呆处于游走状态。在翻阅学生家长记录时,发现学生每日睡眠时间较晚,推断可能与家长的生活习惯有关,以此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沟通后,家长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到了孩子,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后,逐渐发现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发生很大变化,上课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课上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家校双方共同参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更快地使学生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加强家校正面管教,共育“阳光”少年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性格、学习能力、认知、身体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每个学生身处的环境都不同。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优异、表现突出。道德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与生活态度,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直面现实,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小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在培育学生的阳光心理上达成更好效果。

例如,部分家长存在着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教师可将这部分学生家长集中在一起,利用线上的形式或者班会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使家长学会更加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在平日生活中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再如,教师可以针对此问题,组织家长建立学生家长交流会,让学生家长互相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看到互相在德育方式上、教育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找到不足之处,并改变方法策略。教师也能够更广泛地吸取学生家长的一些有益经验,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新时代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均加大力度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是非常正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教育,都算 不上是成功的教育。”为了凸显“德育”育人的成效,必须加强家校共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互相弥补不足之处,真正有效地深入且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共同努力为祖国建设输送“美德、自律、阳光”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卢红伟.家校共育图发展  多方合力赢未来——共生共长、五位一体的中小学家校共育策略[J].江西教育,2019(Z2):60-62.

[2]徐爱杰.家校共育能力:德育教师重要综合素养的价值与养成[J].中小学德育,2019(06):22-24.

[3]姜书勤,汪圣龙.家校合作,共画携手共育的“同心圆”——南京市江宁区推进家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53-57.

[4]沈志坚,尹弘敏.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基于学生品格提升的家校合作共育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9(Z1):28-31.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