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策略

2020-10-20瞿雯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策略

瞿雯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课改政策的落实,高中阶段教育已不仅限于教授学生知识,而要帮助其制定科学、适时的生涯规划。在高中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当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定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哪些指导方式给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在拥有多种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高中生在高中阶段不仅要以学业为重,更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包括专业选择、职业规划有所了解和安排,这样才能在高校学习、深造以及就业选择时,不会因为盲目而迷失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这就要求在高中阶段,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利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创设美好的人生。因此,广大高中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并优化生涯规划教育方式。

一、审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他们的唯一目标。至于上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专业,找什么样的工作,那都是上了大学以后才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生涯规划意识薄弱、认知能力片面、视野有限,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专业选择以及职业定位缺乏清楚的认知。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当下的学习缺乏自主性、目标性,效果大打折扣,将来进入社会也更容易走弯路。

与此同时,许多家长自身角色替代化明显。对于子女的升学、就业等问题,家长都以自己的想法、期许或社会上所谓的高薪行业等代替学生选择,忽视孩子自己的意愿。学生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没有话语权,慢慢失去了自主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自身成长与发展。

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多方合作的缺失等原因,生涯规划教育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浅层介绍、内容单一、模式固化,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某些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甚至被边缘化,对于学生的学科选择、志愿填报以及未来就业选择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基于以上原因,开展中学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

二、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涯规划中准确定位

生涯规划关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中阶段更是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生涯发展理论专家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理论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实践期。处于尝试期的高中生身心正在迅速地发育、成长,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意识,拥有独立人格,知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价值观逐渐形成。他们对职业产生兴趣,并且对自身的条件与能力有了清晰的认知,重视不同职业的社会意义与角色定位。

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尝试全面考量、理性思考:我是怎样的人?我的能力怎样?我的兴趣有哪些?我认为什么最重要?我的未来在哪里?只有唤醒自我,才能够走好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做好定位。

1.以标准化测试为帮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这一阶段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做好积极的生涯认同。班主任可以邀请学校心育中心的专业心理教师开设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同时,教师可利用中国青少年发展指导平台开展“生涯测试课”,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让学生了解自身性格、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内容。笔者曾经在自己班级开设了一堂生涯规划指导课,课前让学生完成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学生在课后的班会小记中写道:“之前,我从未对自己的未来有过任何的想法和规划。这节班会课让我第一次打开了未来的大门,未来的就业选择从未如此清晰,这让我对现在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可见,学生的生涯规划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生涯规划有所认识,对未来充满期许。同时,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标准化测试,能够让学生对于自身的性格特征、思维倾向、专业兴趣等方面有科学、准确的了解,真正地深入内心,剖析并了解自我。

2.以学科课程为导向,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

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台带来了新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自身选择的学科进行走班学习,化被动接受为主动选择,这不仅进一步保障了学生选科的权利,更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层次,在学业选择和未来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完成相应的学业任务,也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所思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在选科时能够结合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做出正确的選择和判断,为大学的专业选择甚至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

3.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中,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维度,能够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下一阶段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导向。

生涯规划是一项长远的计划,需要学生具备终点思维,着眼未来,而不只限于眼前的某次考試成绩或学业表现。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看清自身的发展,关注长期与短期发展的关系,确立不同阶段的重点,以终为始,做好当下事,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平台上,掌握人生技能,在自己生涯规划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三、优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方式

生涯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使学生提高思维远见,做好科学的生涯规划设计。班主任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学校课程体系、活动参与、职业体验、家校合作等多种指导方式。

1.课程实施:从无到有,精准指导

目前,我国高中实施的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课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提供了平台。在高中阶段,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践行新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放入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当中。笔者所在学校每学年都会对不同年级开展一项专题研究性学习,比如高一下学期就进行了“关于阳山碑材地质勘探以及材料运输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成立研究小组,去阳山碑材现场进行石料收集、地形考察、历史资料查证等研究活动;返校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每组做出相应的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又亲身体验了实践活动,这对提高自我认知以及规划未来生涯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第二,建立一支专业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学生对于自身认知并没有形成客观的评价,在生涯规划当中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学校应在此方面做好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第三,定期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应定期开设生涯规划讲座和班级团辅课,由学生处牵头,组织班主任积极开发生涯规划指导微课程,不同年级穿插不同主题的生涯规划教育专题,注重贴近各学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班会等日常教育活动中,在课程实施中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2.活动参与:强化意识,切合需求

积极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对生涯规划教育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社团,同时在社团中担任不同的职务。笔者所在学校社团数量达到60多个,从街舞到国学,从诗歌鉴赏到戏剧表演,从英语口语到小语种社团,种类之多不胜枚举。学生从社团活动中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自己所爱的社团里发光发热,在集体中出一份力,也就是在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准备,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与此同时,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国际文化节等,都是施展个性优点、展示最好自己的平台。今天学生所参加的社团或活动,也许明天就是他们职业选择的方向与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特点,明确未来理想职业的目标,使其更加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往自己的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3.职业体验:了解社会,回归本心

对生涯规划最好的实践方式就是职业体验。学生判断自己将来选择什么专业或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学科优势乃至社会需求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个专业或职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这就需要学生走出学校,走向高校、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进行专业、职业体验,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笔者所在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去进行专业实习和职业体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从而对自身优缺点有更好的了解,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准确的方向。去年暑假,高一的学生有的去汽车修理厂做汽车修理工;有的去培训中心做小老师;有的去商场做导购员;有的去银行做助理会计。在职业体验报告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抒发了自己对于就业的全新感受,并发出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慨。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能够将兴趣和职业合理融合的人,才是工作中最幸福的人。学生不同的职业体验,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了很好的铺垫。

4.家校合作:多方配合,完善体系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是最了解的,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就业情况、职业选择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和体会。家长理应对孩子的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指导。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以包办代替的态度,主观地帮孩子做决定,并没有把孩子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进而产生了很多家庭矛盾与隔阂,孩子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也非常迷茫。家长首先应该带着孩子一起通过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等渠道了解现在社会经济、职业分工的现状;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理性分析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优缺点;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给出合理的建议,但同时要尊重孩子的学业和就业选择。父母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可以减少孩子在选择中盲目和无助的情绪,激发他的潜能,提高目的性,明确生涯规划方向。

综上所述,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够让学生理性对待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成长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朱仲敏.教育转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内容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6):77-78.

[2]郝从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浅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4-26.

[3]岳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助力学生未来发展[J].教师教育论坛,2020(6).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策略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