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应实现“四个转变”
2020-10-20范秋盛
范秋盛
[摘要] 当前,由于功利主义、学科本位主义的问题根深蒂固,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力量还比较单一,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总体成效不容乐观。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特别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应实现“四个转变”:从择业旨归向人生旨归转变、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学校孤战向三位一体转变、从散点渗透向科学体系转变。
[关键词] 新高考;生涯规划课程;四个转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指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学校对生涯规划课程也越发重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类的文件。但由于功利主义、学科本位主义的问题根深蒂固,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力量还比较单一,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总体成效不容乐观,不能够满足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进入了高中时代,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也就拥有了更大的自我规划的空间。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在当下新高考的背景下,生涯教育俨然成了课程改革重要支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2014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取消了文理分科,代之以“3+3”或“3+1+2”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增加了生涯规划课程应该要有以下四个转变。
一、从择业旨归向人生旨归转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何科学地自我规划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中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及社会职业分工也不了解,职业体验与实践匮乏,往往被动盲目地按照家长或老师的意愿去做。况且,新高考的选科组合繁多,学生禀赋各异,高考以后人生方向不同,必将要面临专业的选择或者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因此,学校有计划地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利用多种渠道宣传职业知识,增强学生职业认知,引导学生在职业体验中寻找兴趣,意义非凡。
但是,这种以择业为旨归的生涯规划课程未免流于肤浅了,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向人生旨归转变。生涯是一个人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总和,是一个人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历程。生涯辅导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终身成就。1973 年,吉斯伯斯(Gysbers)和摩尔(Moore)提出了终身生涯发展观,“把焦点从工作、职业扩展到了整个人以及人的生涯”,不再以过去的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为主,而是将生涯发展与生涯规划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也指出,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天赋的发扬。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成就幸福人生。就本质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生涯”是人的生涯,“规划”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人”是生涯规划课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价值的回归,人生幸福的目标是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必然旨归。
二、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受传统学科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始终在 “学科中心”的舞台上跳舞,学科本位主义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股强大逆流。学校班型设置,往往只是学校各学科师资的一维考量;学生选科,往往将职业与学科机械等同;学科渗透,任课教师往往一味宣扬本学科的前景与魅力。
新高考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改革。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只是在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識传授中体现,更加体现在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自我形成中。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学生规划人生的意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不仅关系着学生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成就。要更多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通过自我生涯规划,准确寻得人生发展方向,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了解社会分工,增强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建设,从而真正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现代课程论也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当学习者认为学习内容与自我实现密切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显著增强,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生涯规划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重视学生的主观意愿,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变封闭的理论讲授为开放的交流与体验式的感悟。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特点,有计划地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等活动,深化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人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意识往往在精神世界内部以及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充当着协调员的角色。一个人,必须清楚、准确地了解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个性特长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生涯规划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性格与最想要的生活之间做出最科学的选择。
三、从学校孤战向“三位一体”转变
目前,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绝大多数局限在学校孤军作战中,家庭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极其有限。部分家长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谈论一点自己的职业经历和工作环境,产生微薄的功用,更何况很多家庭本就亲子沟通不畅。社会力量创办的生涯指导机构还只是零星存在,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几乎为零。
生涯规划是一个全方位的知识系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
在学校层面上,应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系统化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学校在新高考各项政策把握、合理配置课程资源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学校不仅可以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进行熏陶;不仅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还拥有更具活力、更受欢迎的伙伴力量;不仅拥有学科渗透、德育活动、社团组织等校内资源,还拥有校友、综合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
在家长层面上,要全过程参与到生涯规划课程中去。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外,还可以走进校园,借助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平台,以讲座或上课的形式,把自己的职业经历、人生感悟与学生们分享,以及从过来人的视角,给予一些职业选择的建议。还要密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与交流,更加准确地了解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孩子的生涯规划。
在社会层面上,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给予生涯规划课程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社区要积极提供社区服务的岗位;企业可以给高中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践的机会;社会专业机构要凭借灵活的优势,不断引入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开发心理测评的网络新平台,为学生提供生涯指导服务。
四、从散点渗透向科学体系转变
当下我国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较少,生涯规划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只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偶尔开展生涯规划的活动,或者要求教师在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的理念。这样散点式的渗透,根本不可能让学生形成明晰的生涯规划。教师生涯指导的专业水平与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矛盾,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亟需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高中学生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相关知识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规划人生并激发内驱力,实现自我价值。萨帕的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兰克·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吉斯伯斯和摩尔的终身生涯发展观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生涯发展理论。这样的理论武器也必不可少。这些知识可以分成若干主题,以内容导读、板报墙报、知识链接、推荐影视书籍等形式予以呈现。而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生涯决策的方法与能力,则需要在情境体验或生活实践中不断锤炼。
在课程实施上,则应该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课外实践环节来推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分组合作讨论、案例评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分享中增进了解;实践部分,可以通过深度访谈、社区服务、岗位实践等充分体验,并尝试做出生涯决策,制定行动指南,提升综合能力。
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身心特点的不同,设计排布不同的课程内容序列;要加强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专业团队,每校可以按照一定的师生比配备国家生涯规划师;要加大投入,开发或引进生涯规划测量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行诸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DISC性格测试、求职能力测试、职业压力测试等种类繁多的测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0-79.
[2]劉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2-38.
[3]田丽.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探寻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63-69.
[4]李昊,苏春景.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困境与对策[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02):56-61.
[5]曹凤莲,桑生华. 优化高中生生涯辅导的探索与实践[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3):8-10.
[6]王剑. 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学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