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如何解决边区民众医疗
2020-10-20段炼
段炼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军民生活营养不良,文化水平低,卫生习惯差,加之战争影响和封建迷信盛行,导致广大群众免疫力、抵抗力低下,人民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为此,聂荣臻倾注大量心血,狠抓晋察冀医疗卫生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摸索出一条适合边区的医疗卫生道路,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组建军区医院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为解决部队和群众的医疗卫生问题,聂荣臻意识到,必须组建相应的医疗机构。于是晋察冀军区刚成立,他就指示军区卫生部着手建立军区医院,并任命廖明亮为院长,刘小康为政委,林金亮为医务科长。
军区医院以中央派来五台山接收伤员的八路军后方医院二所的21名医疗卫生人员为基础组建。医院初建时,被服、粮食、经费需求量较大,卫生部与供给部需经常接触。按照规定,卫生部与供给部之间的工作都要向聂荣臻报告并征求意见,但这两个部门距离军区司令部较远,请示汇报极为不便。为了不影响工作的开展,聂荣臻特别批准两个部之间协商办理,不必向他请示、汇报,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院建成不久,白求恩率加拿大和美国医疗队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聂荣臻请他负责医院的工作。在一年多的工作时间里,白求恩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卫生部门工作的建议。在他的倡导下,军区卫生部和医院建立了志愿输血队、特种医院等,较好地解决了战场抢救的诸多问题。
由于对敌作战频繁,部队人员不断增加,战场救护医疗任务十分繁重,军区后方医院(即军区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军区医院被《八路军军政》杂志赞誉为“模范的伤兵医院”。
重视人才培养
聂荣臻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在他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卫生部与军区后方医院克服重重困难,首先开办了看护员与调剂员短训班。接着筹建医务干部训练班,对医生、医助进行培训。卫生部长叶青山、副部长游勝华亲自兼课,白求恩担任军区卫生顾问。
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后一年多时间,卫生部和军区后方医院共培训医务人员170多名。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各军分区担任医生、医助。冀中军区和各军分区也开办了不少训练班,培养了一些初级医护人员,为战救医疗护理工作补充了技术力量。
为培养出一大批能够适应战争需要的医护干部,聂荣臻一直期望创办一所卫生学校。在他的努力下,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成立。江一真任校长,殷希彭、刘璞、陈琪园、张文奇等医学专家教授分别担任学校领导和做教学工作。白求恩亲自编写《外科教材》用于学校教育,还为边区建立了一整套医疗救护制度,对边区医疗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爆发后,平津地区大批学生来到边区,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如崔健吾(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1941年在反“扫荡”中为掩护伤员牺牲),来到边区后改行学医,以解决医生不足的问题。军区卫生学校像崔健吾这样的爱国学生有很多,学校成立不久,学员迅速增多。
白求恩牺牲后,为纪念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至抗战结束,学校共培养医生、护士、药剂师1500余名。
聂荣臻十分爱护和关心医务工作者,他和白求恩的深厚友谊被传为美谈。白求恩逝世后,聂荣臻极为悲痛,亲自主持隆重的追悼会。聂荣臻晚年时仍念念不忘和白求恩的友谊,多次撰文纪念,并在《人民日报》发表《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寄托追思。
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中外医学专家和学者如柯棣华、巴苏华、傅莱等都曾在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工作。聂荣臻对这些医务工作者关照有加。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物质条件很差,为了使这些同志有个好身体,聂荣臻就让学校开小灶。反“扫荡”打游击时,聂荣臻经常派部队保护他们的安全,并配备乘马,方便他们转移。
聂荣臻十分关心医务人员的政治问题,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同志不但有知识,有技术,而且还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不但战时我们需要他们,将来胜利了、搞建设,我们也需要他们。”在聂荣臻的亲切关怀下,许多医务工作者政治立场坚定,无私忘我工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除建设医疗队伍和培养医务人员外,聂荣臻还高度重视医疗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在他的领导下,晋察冀边区的卫生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如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卫生知识、宣讲人体生理常识;全面宣传妇婴保健工作、推广新法接生,被誉为“子弟兵母亲”的戎冠秀向妇女宣传怎样带好娃娃;提倡创造“三净四勤”的家庭卫生环境;教育广大儿童“不喝生水”“灭除蚊蝇”“保护学校环境卫生”等。
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设有科普专栏,在1941年2月19日的报纸上,刊登了《开展清洁卫生运动》的社论,后又发表《讲究卫生少灾病》《广泛开展防疫工作》《消灭春疫预防春瘟》《开展群众卫生运动》等相关文章。还在庙会、集市上设宣传栏,提高边区人民的卫生知识。
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纠正了广大边区军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了科学素养,降低了封建迷信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鼓励开发药物
聂荣臻主张加强中西医结合。《晋察冀日报》发表的社论《广泛开展卫生运动加紧防治流行性疾病》,号召“各地应广泛地尽可能的动员中西医医务人员和中西药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救治过程中,中西医之间打破隔膜,视同一家,相互交流诊断情形与处方。在行医过程中,西医学会了号脉,中医学会了使用听诊器和注射器。
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缺医少药,除了缴获日军药品、发动药铺捐献、团结爱国商人从平津地区运送西药外,聂荣臻鼓励边区医务工作者自己动手开展药物生产。他任命有行医、制药经验的杜伯华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制药厂厂长,晋察冀边区先后建立了李各庄卫生材料厂和唐县制药厂。为补充医用药瓶,还开办了玻璃厂。据不完全统计,晋察冀军区制药厂在抗战期间共生产医药器械140余种,药品119种,14550磅;卫生敷料7种,35677磅,90953个;医疗器材21种,5595件。
1941年2月20日,聂荣臻在与卫生部部长游胜华联合签发的《关于自制代用药品问题的训令》中指出:“自敌对经济封锁加紧后,西药之购买与输入日益困难,而我们边区土产原料炮制之各种药品……虽因技术设置所限,提炼尚不纯良,外观不如舶来西药之精致,但所采用之原料亦多含有西药成分之原料,或按中医验方所配成,屡次试验均极有效。”高度评价了晋察冀边区的制药成果。
举办医疗合作社
聂荣臻指出,医院不仅给部队战士看病,也要给老百姓看病。抗战期间,晋察冀边区通过医疗合作社的方式给农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给予农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合作社医生一改过去需要病人家属接送的陋习,自带干粮、药品上门诊病。他们步行或乘驴车前往,不得接受病人礼物。遇有大病重症时,几个医生一起会诊,集体研究解决,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有的医疗合作社为了筹措经费,还开办了砖瓦厂、榨油厂、轧花厂、纺织组。经济条件好了,合作社请的医生也多了起来,还对家境困难的社员进行补贴,减免医药费。按1945年的统计,晋察冀边区共组织医疗合作社114个,医生507人;1940年至1945年间,边区共组织162组中医,治疗病人1213728人次,施账药费45941800元。
医疗合作社特别注意群众卫生,在走村串巷的治病过程中,医生们不失时机地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并贯彻防、治、养三结合的教育,注重改变边区百姓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发生。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事业在日军残酷“扫荡”,疟疾、回归热、痢疾等天灾疫病流行,人民群众发病死亡较多的严重情况下,克服医务人员缺乏、技术低下、药品拮据等困难,快速发展起来。它不仅使根据地无数将士解除病痛重返抗日战场,也保障了边区群众的健康。为了给群众治病,军区共组织医疗队(组)44个,发放药品5.6万余磅,服务、救治病人25.85万人。为了开展地方卫生工作,晋察冀军区还派遣优秀医务骨干开办中西医训练班、妇婴卫生训练班、村卫生员训练班等,并举办医药合作社,扶植地方卫生事业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民谋福祉的光荣历史。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