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可可托海现象看民族团结

2020-10-20张丽华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张丽华

摘 要:早期的可可托海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的诞生地,可可托海人为实现站起来、挺起共和国脊梁的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和新疆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之歌。

关键词:可可托海;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早期的可可托海生活着汉、哈、维等18个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始终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用团结的力量创造出可可托海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可可托海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诞生地、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基地及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内困外压的情况下,凭供着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众志成城,为偿还苏联外债、助推“两弹一星”的成功爆炸与发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这段辉煌历史的背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得来的。

一、“五湖四海”汇就了民族团结

(一)各地创业者云集可可托海,为民族团结营造了氛围。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因可可托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稀有金属开发方面的重要社会影响,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内地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来到了可可托海。当时,除当地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之外,其他各民族创业者初来可可托海时,面临着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气候条件恶劣等压力,他们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接纳和真诚相助,不同民族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到彼此认同再到敞开心扉,最后达到了深度交融。

(二)生产方式的改变培养了各族职工团结协作意识。随着工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自给自足的分散化农牧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大家都是工业生产链条上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生产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逐渐渗透到人与人之间,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整个可可托海成为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有机体”。

(三)身份上的变化是各族群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由于参与了工业化生产,少数民族同志第一次放下羊鞭、走出大山、离开家门,融入到工业化生产当中,在自己国家的矿山上成为管理上有组织、行为上有纪律、经济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待遇的“企业人”。这种质的变化使他们萌生了对伟大祖国的感恩情怀,激发出强烈的团结意识。

(四)高效率、高收入带来高融合。随着工矿业的发展,用工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来到矿上工作,大家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共同付出之后,得到的是平等的收入,使干部职工享受到全疆最高工资。据时任可可托海矿区医院院长朱居敬回忆:六十年代初期,院长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00元,而工人每月能拿到240-250元左右。当时乌鲁木齐工人平均工资是50-60元。现任新疆有色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库马提·托盖回忆说:“那时可可托海的干部、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低于工人。这种经济待遇方面的满足使各族职工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二、共同劳动促进了民族团结

可可托海地下电站被誉为“我国水电史上的奇迹”,可谓山势险峻、水流湍急。电站建设从设计到竣工历时近20年,是各族群众团结拼搏的最好见证之一。宗家源从清华大学水利专业毕业分配到西北水利设计院,来到了可可托海。他的青春在这里绽放,他的才华得到了展示,而且收获了他铭记一生“把生命交给少数民族兄弟,我放心”,值得用生命托付的民族团结之情。汽车厂驾驶员阿西莫夫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汉族同事,把危险留给自己的“豁出命来干革命”的冲天干劲。这种不分族别的团结在可可托海已经形成潜移默化,成为一种本能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共同生活加深了民族团结

(一)大通院拉近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今天的可可托海还保留着一个独具特色的居住方式---大通院,它没有隔墙,家家门对门,住着几十户人,彼此在一个大院里生活、交流,院里的各族群众就像是一家人。韩奶奶在爱人去世后,大家轮流照顾祖孙两人成为自然,“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哪有不管的道理?”一句普通的话道明了可可托海各族群众通过这种频繁的接触,拉近了不同民族的距离,也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大通院里发生的故事看似微行动,实则真感情,折射出的是超越民族界限的亲情真爱。

(二)医疗服务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在哈萨克族,“别克”意为“王子”。有位来自上海的医生,他被当地少数民族亲切地称为---上海别克的支边青年张谷梁。在可可托海从医多年,他用医术和热情为牧区患者搭建生命的桥梁,用医德诠释着民族团结的伟大,198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一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在可可托海医院医生崔英明的眼里,少数民族同胞就是自己的“亲兄弟”,他用独特的视角和行为看待和诠释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务工作:“在这里我痛并快乐着。一名边远地区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远远大于医疗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成效!”它告诉我们,他们在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更多的是用真情和真心拉近了各民族的距离。

四、共同的信仰坚定了民族团结

老一辈可可托海人对国家的认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阿不都热依木.那瓦依出身于一个普通少数民族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使他不断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栋梁之才。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家,像对待亲妹妹一样对待收留的汉族妹妹,至今都守护着那份纯洁的人间大爱和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

五、共同的文化升华了民族团结

(一)文化认同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观。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各民族在习俗、饮食、礼仪、歌舞等文化上越来越接近。各族民间谚语也传递对民族团结的共同追求。哈薩克族“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蒙古族“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维吾尔族“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等谚语至今广为流传。少数民族的抓肉、抓饭、拌面被汉族同志所喜爱,汉族的各类炒菜也为少数民族所接受。在可可托海,各族群众一道过节、相互道贺成为一种常态,一直流传至今。各民族自觉尊重风俗习惯,礼尚往来,呈现出我国几千年来特有的礼仪文明。

(二)“双语”互学成为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可可托海各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大家目标同向、守望相助。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凝聚了一种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由于少数民族大多从牧民直接成为产业工人,要想融入工业化生产当中,就必须学技术、懂汉语;汉族在与少数民族交流时,也必须懂得他们的语言和风俗。因此,可可托海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互学“双语”的热潮,少数民族能讲汉语、汉族能讲少数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就连生活当中的见面语、客套话,大家都习惯以哈萨克语达招呼。

可以说,可可托海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创新史。它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搭建民族团结的平台;改善民生的手段奠定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价值取向;用“双语”互学、文化交融的办法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用“大通院”式的居住模式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灵相通,筑牢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工作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新疆党校系统2019年度课题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9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俄罗斯 民族团结日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社会稳定状况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