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2020-10-20王利强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探究学习教学做合一

王利强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的教学论思想,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导下,结合笔者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做”字上下功夫,扎实课堂教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探究学习;课外实践;活动反思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教学做合一”作为其中关键的教学思想,其既是引导学生生活的行为法则,又是指导他们学习的重要理念,讲求以“学”指导“教”,以“学”促进“做”。在该理论模型中,“教”与“学”皆围绕“做”为中心,进而通过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既可以启迪思维,又可以让学生收获成长。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做”成效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作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一些知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就像陶先生说的是“教授”法,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的学习中,没有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凳子上云里雾里。这样的教学方式,重教轻学,没有考虑学生学的主体性,没有把“教学做”统一起来,注定是低效率的。要提高“教学做”成效,改变教学方式是必行之策。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一课时,原来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课前搜集材料,精心制作ppt课件,课上让学生看着ppt来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这样的教学是单向性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对升和毫升的体验不足,无法准确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改变教学方式后,教师课前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从家里或到超市里搜集有关升和毫升的物品,写好调查表,有条件的将物品带至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退居二线,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来交流调查信息,在实验中充分体验1升和1毫升的大小,在生活中不同容量的器具的对比中培养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上述案例之中,学生作为直接主体,接受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但学习过程是主动而积极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开辟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路径,才能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并且从思维力、应用力、操作力等各个方向,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让“教学做”的教育成效达到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基本标准。

二、重视探究学习,开启“教学做”创新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在“做”的活动中得到新的收获。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原来的单一接受式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的习惯正被逐渐养成。但在探究时应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关注探究的问题情境。问题往往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因素,而问题又大多来源于特定的数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并创设合适有效的问题情境,就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情境可以突出问题的诱导性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广阔的发散空间;另一方面,问题可以落实教学任务的根本目标,让学生掌握应学的内容。例如:笔者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创设了唐僧分西瓜的故事情境,唐僧拿出三个同样的西瓜,孙悟空分到第一个西瓜的1/2,沙僧分到第二个西瓜的2/4,八戒分到第三个西瓜的4/8,让学生猜猜他们三人分到的西瓜谁多谁少?接着让学生自己拿出准备好的三张一摸一样的圆形纸片,先自己折一折、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发现为什么1/2、2/4和4/8是一样大的,分数的分子分母有怎样的变化,进而将其基本性质呈现而出。通过创设如此具备合作性质的情境,学生是乐于学习的,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泼,效果自然会更加鲜明。

2.多关注探究的时间。教师应关注学生探究的整体过程,但要选择合适的关注方法,一方面在时间上应合理分配,要对不同的学生予以不同程度的照看,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多引导,否则会导致学生紧张、不知所措或者无法专注于探究之中。如某位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课时,布置了让学生探究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会时间就有学生举手,这位教师就迫不及待的请其他正在探究中的学生停下来,倾听最先找到答案的学生来交流,这样的探究可谓是蜻蜓点水,留于形式,课堂上没有给足学生探索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无效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任意而为,必须要进行提前设计与思考,深入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而设计合理的课程进度。

3.多关注探究的面。笔者经常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当老师明确探究的要求后,教室内顿时像炸开了锅,学生热情高涨,教师一会这个组问问,一会又到那个组瞧瞧,可谓真的是走到了学生中去。但细细观察,不难发现看似是全员参与探究,实际都是优秀学生“包办”,学困生“袖手旁观”。这样的探究忽略了学困生的发展,课堂效果自然不容乐观了。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除了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让学生在组内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能各行其责,各展其长,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形成集体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实现互动发展、共同提高。

三、丰富课外实践,拓展“教学做”途径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做”不仅是“劳力”,同时也是劳“心”。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规划更多的课外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与社会之中了解数学,一边观察思考,一边实验操作,从而获得更贴合实际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一课时,除了课堂上安排教学“说一说1亿有多大”、“数一数1亿本练习本需多长时间”、“量一量1亿枚硬币有多高”、“称一称13亿粒粮食多重”四个环节外,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又安排了三个课外实践活动“量一量1亿步有多长”、“称一称1亿滴水有多重”、“数一数1亿滴水滴多长时间”(选择一个完成),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有的学生录制了活动过程的微视频,有的学生把演算的详细过程记录在纸上,有的学生还写了活动的体验收获。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成长。

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打通课内外壁垒,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拓展了“教学做”的途径,发展了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使学生向做“真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加强活动反思,积累“教学做”经验

行知先生还曾做过如此比喻:教师自身的经验可以作为“根”,而将经验即兴发散为知识则为“枝”,由此才能实现知识“嫁接”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加强反思训练,让学生在活动过后,反思自身的表现情况,总结收获的经验与能力,进而扎根基础,汲取更多的营养。

例如:笔者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交流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整理了关于数学转化策略的运用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应的问题:“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十分精彩,提出了很多运用转化策略的方式,而老师将其进行了整理分类,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片,转化作为我们解题时常用的策略,在运用时有哪些相似之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运用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反思中积累“教學做”活动经验。《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生活教育就是“向着创造生活前进”的教育。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多做文章,让教师教得精彩,让学生学得扎实,才能成就活力课堂。

参考文献

[1] 马艳琪.让"教学做合一"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8(1).

[2] 杨静.运用行知思想,构建"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课堂[J].试题与研究,2019(4).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探究学习教学做合一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