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10-20李琼
李琼
【摘要】本文以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为研究基点,通过分析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关键词】分类分层管理;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为了快速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早日实现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大量民办高校纷纷拉起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大旗,希望借助社会有力资源弥补自身在应用技术实践方面的不足。
一、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在国家高等学院专业设置名录里面其实并没有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说法,这一名称来源于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在2014年进行的专业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知识模块已经不再是电子商务专业独有的知识模块,而是成为商务运营中不可或缺的模块,因此从2014年开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开始着手专业改革,将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5个专业进行融合建立互联网专业集群,集群内的专业统称为互联网运营类专业。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的互联网企业都离不开5大专业,而从实际企业运作来看,這5大专业又与商务运营密不开分,因此5大专业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形态已经搭建,但实质合作还不深入
大部分民办高校仍然将传统教学摆在首位,上课方式、上课时间、上课地点都需要严格遵守系统排课安排,同时还要考核调课率等硬指标,教学的自主性受到了严格限制,然而对于企业方来说,很多时候可以来校进行授课的时间非常不固定,基本无法满足高校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模式,因此虽然大量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合作的资源平台的基本形态已经搭建,但是实质性合作并不深入。
(二)大量民办高校原生性资源并未参与到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民办高校的创始资源之一来自于企业,不论从规模还是资金来说,这些企业一般都是中大型企业集团,应该来说民办高校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是最好的,然而从调研可以发现,民办高校原生性企业资源能够参与到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建设的不足30%,使得大量民办高校只能开拓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开拓的难度、合作的深度可想而知。
(三)丰富的校企资源最终沦为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实习基地
由于没有形成很好的企业资源合作管理模式,导致大部分高校对于校企合作的方式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以迎合或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最终丰富的校企资源沦为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实习基地或就业中心,多年培育的企业资源仅仅成为学生毕业前夕的多一个选择。
三、建立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分类分层管理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融合双方资源,提升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和素养,培养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都优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具体到互联网运营类专业,其校企协同育人的终极目标则是培养善业务、能管理、亲合作、懂自学的高水平应用型互联网运营类人才。
(二)校企协同育人中分类分层管理的内涵
分类分层管理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由于企业的资源和实力不同,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作用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资源和实力的企业根据能够与高校合作的内容、方式、深度等进行分类或组合;二是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和需要具备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等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结构等的不同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分类与分层,最后将学生的分类分层与企业的分类分层进行匹配和嫁接。
(三)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分类分层管理的具体表现
对于企业来说,根据企业的规模以及可以深入合作的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初级合作者(仅能够进行人才招聘的嫁接)、中级合作者(除人才招聘的嫁接外还可以提供短期、中期的学生实习与实践)、高级合作者(除人才招聘的嫁接、短中期的学生实习与实践外还可以进行咨询服务项目的合作开发),而初级合作者则主要匹配大三下大四上正在找工作的阶段,中级合作者可以匹配大一到大三的各年级学生,高级合作者可以贯穿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同时可以锻炼和培养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的在校师资,真正实现智力对接、合作与提升,学生的训练和提升速度会发生质的改变。
四、总结
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目前很多民办高校都已经在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搭建起了丰富的合作企业,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本文根据对湖北省民办高校的走访和调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分类分层管理的思路,为民办高校深入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一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利群,倪碧君,产教融合背景下依托企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
[2]桑潇,杨巨成,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管理,2018(1).
[3]阳葵兰,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20(4).
[4]李庆年,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认识与实践[J].企业与管理,2019(4).
基金项目:
本文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18年校级教研项目和201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转型升级背景下民办高校互联网运营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研究—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例》(校级项目编号1804)(项目编号20185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