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教育”活动的研究

2020-10-20国实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以“微教育”为切入点,以高职生为研究群体,进一步深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视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

一、高职生的“微教育”活动

201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第一次出现了“微教育”一词,此时的微教育较为狭隘,仅指内容短小精悍的教育模式。2012年李梅、孫丽娜通过研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中的挑战和出路,正式提出了“微教育”一词,认为微教育是一种学校掌握学生在微信、微博思想动态的教育方法。

国内学者对于微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从传播途径论述微教育的概念,认为微教育是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通过网络终端传播信息的教育方式;第二种从内容形式阐述微教育是通过依托网络终端传输,传递积极思想文化、基本理论知识、典型事例消息等信息的一种教育方式;第三种认为,微教育是教育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微媒体对受教育者实时进行实例化、凝练化的显性或隐性教育;第四种认为微教育是学校通过搭建微型平台,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和感染学生的一种崭新教育方法。微教育是国内学者们提出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微时代的来临、微生活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重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模式。

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快捷、共享、交互、实时的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全员覆盖、全程融入和全面渗透,同时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实效性、交互性、快捷性和共享性,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下了扎实基础。通过职业院校大学生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微教育”的融合,为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定的高职人才培育借鉴意义,从而辅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生的“微教育”活动

从“微教育”所带来的全新技术、工具、观念、思维等角度发现高职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并以当代高职生的价值标准、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等视角反思“微教育”视域下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境遇。

借助微媒体空间平台具有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模拟功能,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微活动”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开展“随手拍”、“随笔写”等活动让大学生记录身边微小的好人好事,并发布到微博平台上。微媒体线上教育活动,具有拓展时空、提供个性服务等特点。而线下教育活动具有面对面交流,容易引起大学生情感转变的优点。因此,应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

厘清“微教育”视域下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在满足高职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以“微教育”方式,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立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有针对性地充分发挥“微教育”的导向功能,积极拓展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教育”平台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扣子”、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讲清楚“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要走在时代前列,从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自己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微教育”活动,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功能、微博等平台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和传播速度,为宣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筑造专门的网络阵地,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在起到传播作用的同时,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例如将“微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微博或者公众号构筑起新型情感交流平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平台建设针对在校学生的心理测验系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在公众号平台开设心理咨询,并做好心理教育成果转化。利用“微教育”的基本功能联通个人、学院、学校的联系,形成学校官微、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学生组织的互通有无,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到“微教育”活动中。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符浩,汪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杂志,2020.

项目基金:2019年吉林省职成处教改课题: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微教育”全过程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9zcy195。

作者简介:国实(1987-),女,吉林吉林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